杨父深吸一口气,对杨母说:“也罢,女儿大了,会挣银子了,比我们厉害得多。她是个有主意的人,就听她的,只当是她对我们的一片孝心。”
“就是就是。你们养我一场,难道我还不能孝敬你们两身新衣?”阿真笑着附合。
成衣铺的掌柜在一旁凑趣捧场:“这姑娘真可孝顺,你们养了个好女儿,以后还有大福气呢。”
杨父杨母被夸得心里美滋滋的,但是他们也没乱花,只冲着最便宜的粗布成衣,各自挑了两套。
阿真又对弟弟妹妹们说道:“你们三个也赶紧去,一会儿挑完还要去别的地方。”
有新衣穿,弟弟妹妹自然是高兴的。他们也不敢乱来,学着爹娘那般只肯各自选了两套粗衣。
虽然是粗布的,但是比身上的可要强太多了。
伙计看阿真给银子爽快,于是一路跟着杨家人,殷勤地做介绍,不断劝说他们选一些更好料子的成衣。
杨母吓得连连摆手:“这已经很够了,不用再挑别的了。”
阿真知道杨家人节省,因此也没有多劝,只是叫伙计又拿了几匹细棉料,打算回家后给家人再做几身新衣。
杨父见状皱眉:“我们已经花你很多银子了,你还买这些布料做甚?”
“我有用。”阿真没有过多的解释,否则又要拉拉扯扯好半天。
杨父一听这话,顿时有些不敢再问。
从成衣铺子出来,阿真又带着他们去买了几床棉被和棉褥,前者用来盖,后者用来垫。
杨父杨母本来想劝的,看这数量,是家里人人都有,实在太浪费了,他们用稻草垫在床上也挺好用的。
但是阿真气势过人,硬是压得他俩不敢开口。
接着阿真又去买米面肉菜,以及一些家里没有的调料,杨父杨母已经彻底麻木了。
阿真也没忘了三个小的,给他们每人一串糖葫芦,又买了一堆肉包子,还有几盒点心。
到了这一步,杨父实在忍不住了,语重心长地劝道:“别再买了,快拿不动了。”
杨家没有一个人是空手的,就连最小的荣聪手里都拎着东西,他还能腾出空来啃糖葫芦。
“行吧,今天就先买这些,下次再来。”阿真也觉得手里的东西挺沉的。
杨父杨母还想走路回家,阿真笑道:“大钱都花出去了,何必省这两个小钱。”然后做主叫了一辆牛车。
杨家人还没坐过牛车,上去后都有些新奇。
杨阿静满脸佩服地看着阿真,能挣银子的人就是腰杆硬!她要向二姐学习!
牛车晃晃悠悠地到了家门口,因为买的东西太多,卸货都花了一点时间。
这一天对杨家人来说,是有生以来最快乐的一天。杨母带着几个孩子,先去给各个房间铺床,稻草全部抱走,床板擦干净,然后铺上棉褥,再放上新棉被。
杨父闲不住,扛着锄头就去了地里。一路上遇见好几位村民,都在向他打听情况。
牛车一路进村,好些人都瞧见了。他们都很纳闷,杨家这是发了财吗?
杨父也没瞒着,乐呵呵地把阿真会绣花的事说了一遍,还特别强调了她极有天份这一点。
当初阿真离村,杨家对外只说是丁香想妹妹了,接她过去玩几天。
杨父满肚子的分享欲,兴致勃勃地跟村民们描述起他在绣庄的见闻。村民们见他说得煞有介事,面上啧啧感叹称赞,心里却半信半疑。
杨父分享完就下地干活了,他整个人乐呵呵的。之前在牛车上,一家人吃了阿真买的肉包子。因为买的足够多,就连杨父也吃了四个。
肉包子真香啊,他从来没吃得这么饱过,现在只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力气。
杨家,杨母收拾完床铺就进厨房忙活起来了。
阿真这丫头买了很多肉,留一块晚上炒来吃,剩下的都腌制起来,这样可以存放得更久。另外还有一大块猪板油,一会儿熬成猪油。
杨阿静见她去了厨房,赶紧进来帮忙烧火。杨母心疼她,笑道:“我知道你坐不住,去找你二姐玩,这里我一个人就行。”
杨阿静没听,把灶火点燃,又添了两根大柴,然后才去找阿真。
杨家原先只有一把破旧的木梳,还断了好几根齿,全家人共用。阿真买了几把新梳子,以及几面小铜镜。
“快过来。”阿真见妹妹进来了,赶紧朝她招手,“挑你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