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自己以皇帝之尊躲在营帐外偷听,听到两人之间居然还有前缘,正衬了他的心意,忍不住出声叫好。
于是才有了眼下这一幕。
-
朱瞻基知道皇爷爷雷厉风行,可没想到他能开门见山就说封妃的事。
这要晴雯怎么回答,要是拒绝的话,就是抗旨不遵;要是直接答应,那女孩儿家的脸皮要不要了?
朱瞻基不想让小姑娘为难,主动递了台阶:
“晴雯姑娘刚刚卸甲,正是疲累之际,皇爷爷,孙儿的婚事不要紧,日后再议也不迟——”
“臣女愿意!”
朱瞻基的能言善辩第一次没了用武之地。
他震惊地看向晴雯,心想这姑娘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哦?”见晴雯答应得如此利落,朱棣也颇为感兴趣地抬了抬眉。
晴雯仍低垂着头,声音颤抖着说道:
“臣女身为末等宫女,若有造化,最好的结局也就是成为司膳宫女,料理太孙殿下的饮食……”
她本来没想飞上枝头做凤凰,能远远地守着太孙殿下,默默偿还他的救命之恩,她已经很满足了。
“可是成为太孙妃后,就能与太孙殿下同进同出,更能名正言顺地照顾殿下、护在殿下左右……”
大好机会就在眼前,说不准一生就只有这一次,她怎能不牢牢抓住?
想到这里,她的语气逐渐坚定起来:
“——若果真能做太孙妃,那是臣女几辈子修都修不来的福气!”
朱棣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对她的措辞十分满意,时不时还朝孙儿瞟一眼,意思是“看看,朕给你挑的媳妇,是不是比你老爹挑的强八百倍”。
等晴雯回完了话,朱棣更是径直看向孙儿:
“好了,这孩子是个知冷知热会疼人的,叫她做太孙妃,朕也能放心些。瞻基,你意下如何?”
由此可见,朱瞻基确实是深得帝心,眼下要是换成太子、汉王,朱棣才不会问儿子们的意见,早就直接下旨了。
其实朱瞻基对太孙妃没什么要求,他从出生以来就明白,自己日后的重心在朝堂、在江山,反正不可能在美人身上。
至于皇爷爷所看重的什么“知冷知热”、什么“会照顾人”,他也不是很在意——他自己会照顾自己,并不想娶一位保姆做妻子。
不过,既然皇爷爷急于给他定婚,晴雯也颇为主动,那就这样吧。
朱瞻基收敛了思绪,一句“但凭陛下做主”话到嘴边,却瞥见晴雯微微抬起头,往自己这边看过来。
那双娇俏的眉眼在沙场上因他溅了血,还没来得及擦干净,愈发显得眸光盈盈。
看着她充满期盼与忐忑的神色,朱瞻基不知怎的,心里一软。
……这个晴雯到底是个小姑娘,还是别让人家太上赶着了。
念及此处,朱瞻基撩起袍角,朝皇帝郑重跪下,行了正式的求娶之礼:
“孙儿着实心悦晴雯姑娘,求皇爷爷下旨赐婚!”
这才过去几刻钟,孙儿就已经“心悦”人家姑娘了?
朱棣活了一大把岁数,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还有媒婆的本事,不禁龙颜大悦:
“好,好……等着,朕这就去找杨荣,给你们下正经的明旨!”
-
皇帝兴冲冲扬长而去,营帐内只剩下朱瞻基和晴雯二人。
朱瞻基的那句“心悦”一直在晴雯耳畔回响,她心里清楚,太孙殿下不可能对自己一见钟情,他这样说是为了给她面子。
太孙殿下,对她好得也太过分了些。
晴雯想着想着,不小心直接问了出来:“殿下为什么对我这样好?”
“你救了我的命,我怎么能对你不好?”朱瞻基反问。
“可我只是一介卑贱的宫女,方才趁着陛下的兴头,居然敢闹着嫁进天家……殿下不会生气吗。”
晴雯一直都知道,她跟太孙殿下的身份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别说太孙殿下了,就连宫中行走的锦衣卫,看她们的眼神都像是在看蝼蚁。
连锦衣卫都这样看不起她们,大户人家结亲也不会选她们,而正儿八经天潢贵胄的太孙殿下,如今却要娶她……
“为何要生气?我明朝选妃,一向不看重家世。”朱瞻基道,“我的嫡亲母妃出身也并不显赫,但她当得起最贤明的太子妃。”
“只要你也当得稳太孙妃,我自会把你当做妻子,珍之、重之。”
晴雯想,太子殿下果然如传言那般,书读得多,说起话来温文尔雅,就像传说中的圣贤,叫人不知不觉想要信服。
她想要证明自己也能当好太孙妃,心里却没底,想了片刻后,小声交代道:
“可、可我没什么本事,也没好好读过书,只识了一点点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