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所有数据。小七,鸿宇,全力分析这种攻击模式的原理和可能来源。军洛,加倍关注你的感知变化。全舰,保持最高警戒等级。”
这次小小的、有惊无险的袭击,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在船上激起了更大的不安涟漪。船员们看军洛的眼神变得复杂,既有同情,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他不再仅仅是那个强大的安全官,更成了一个移动的“麻烦吸引器”。
军洛自己则变得更加沉默。他大部分时间待在自己的舱室或安全中心,除了必要的巡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他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但他选择用更严格的自律和更专注的工作来应对。只是偶尔,在独自一人时,他会下意识地揉搓太阳穴,试图驱散那恼人的、只有他能听见的“嗡鸣”。
林露注意到了他的状态。一次在餐厅偶遇(她怀疑是他刻意避开了人流高峰期),她端着自己的餐盘,坐到了他对面。
军洛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恢复了平静:“林露领航员。”
“叫我林露就好。”她笑了笑,试图让气氛轻松些,“最近…还好吗?”
军洛沉默了一下,放下手中的水杯:“一切正常。”
“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林露轻轻搅动着碗里的合成浓汤,“那种‘嗡鸣’…还在吗?”
军洛看着她清澈的眼睛,里面有关切,没有恐惧。他微微点了点头。
“试着…不去抗拒它呢?”林露轻声建议,回想着自己感知“回响”的经验,“有时候,越是想排除某种感觉,它反而越清晰。试着接受它的存在,甚至…极小心地去‘倾听’它,也许能发现更多。”
军洛皱起眉,这违背了他的战斗本能——对于任何外来干扰,第一反应永远是压制和排除。
“我知道这很难,”林露理解地说,“但你的意志力比任何人都强。或许你能做到仅仅是‘观察’它,而不被它影响。这可能会提供宝贵的信息。”
军洛沉思了片刻,缓缓点头:“…我会尝试。谢谢。”
与此同时,实验室里,小七和鸿宇、赵娜几乎是不眠不休。
“看这段能量衰减曲线!”鸿宇指着屏幕上的一段波形,眼睛布满血丝却闪闪发光,“完全不符合已知的任何能量模型!它像是在不同的维度层面间发生了‘渗漏’!”
“还有攻击模式,”赵娜调出小行星袭击的轨迹模拟,“精准,节能,目的不明。更像是一种…自动化程序的机械式反应,而非有意识的攻击行为。”
小七将一段从遗迹数据库破解出的碎片信息投射到中央全息屏上:“比对成功。该异常能量签名,与数据库记载中‘守望者’文明早期、用于深空环境改造和资源采集的‘引力微调器’阵列的残留信号,有高度相似性,但更原始、更…野蛮。”
“所以,我们可能是误入了某个废弃的、可能已经故障的‘守望者’自动化设施的影响范围?”鸿宇推测。
“或者,”小七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更深的意味,“这些自动化设施并非完全废弃。它们可能处于极低功耗的休眠状态,但军洛安全官身上的‘标记’,像一把钥匙,极微弱地激活了它们,触发了其底层协议中的某种…‘清理’或‘驱离’程序。”
这个推论让实验室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
“也就是说,只要军洛在船上,我们就像个移动的信标,随时可能唤醒宇宙中那些沉睡的、古老的、可能充满敌意的自动防御系统?”赵娜总结道,声音干涩。
消息传到舰桥,孜婷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她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千斤。她不仅要带船员们回家,还要带着一个可能随时引爆的不定时炸弹回家。
几天后,又一次事件发生了。
这一次不是在常规空间,而是在一次短途跃迁刚刚结束时。飞船脱离跃迁的瞬间,警报凄厉响起!
“警告!检测到超空间尾迹异常扰动!有物体跟随我们脱离了跃迁!” 小七的声音几乎变调。
主屏幕上,在“远行者号”刚刚驶出的跃迁点出口附近,空间的结构像水面一样荡漾了几下,一个模糊的、扭曲的、完全不符合空气动力学也不符合宇宙航行器特征的暗影一闪而过,随即如同幻影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传感器疯狂跳动了几下,却什么也没捕捉到。
“那是什么鬼东西?!”赵航失声道,他甚至没能来得及做出任何规避动作。
“无法识别!能量签名…无法解析!存在时间低于传感器最低阈值!” 报告。
“军洛?”孜婷立刻呼叫。
“…嗡鸣感,”军洛的声音过了几秒才传来,带着一丝压抑的喘息,“在跃迁结束前一刻变得非常尖锐…然后消失了。方向…就是那个异常出现的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次,连小七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良久,她才开口:“数据不足,无法进行有效分析。目标表现出某种…超距感知或预判能力,并能以未知方式介入超空间航行。其科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