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点点。针法细腻,意境开阔,全然不似七岁孩童之作。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月光照耀的江面上,用银线绣着两行小字:“月照大江流,何处不扬州。”
“这是...”林氏震惊地看着女儿。
晓莹轻声道:“娘常说,月亮照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那我们去哪里不都是一样的吗?只要和娘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林氏一把抱住女儿,泪如雨下。她没想到女儿如此懂事,更没想到她有这般胸襟和才情。
“好,只要和莹莹在一起,哪里都是家。”她哽咽着说,“但是莹莹要答应娘,以后在外人面前,不可再显露这般才华,知道吗?”
晓莹认真点头:“莹莹明白。就像娘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林氏心中一震,她只教过女儿一次这句话,没想到晓莹不仅记住,更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这一夜,林氏做出了决定。她不能永远逃避,必须主动寻找出路。齐天城正在设法营救莫隆,她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次日,她托王妈给齐天城带去一封信,信中不仅报告了赵坤眼线找到扬州的情况,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妾身愿以绣艺为饵,引蛇出洞。赵坤既对莹莹的绣艺感兴趣,或可借此接近其党羽,探查老爷下落。妾身深知险恶,然避无可避,不如主动出击。望齐兄周全。”
信送出后,林氏心中反而平静下来。她取出珍藏的两半玉佩,将晓莹的那半郑重戴回女儿颈间。
“莹莹,这玉佩是莫家的信物,也是你身份的象征。”她轻声说,“无论将来发生什么,都要好好保管它。”
晓莹摸着玉佩,忽然问:“娘,这玉佩是不是还有一半?在爹爹那里吗?”
林氏心中酸楚,轻声道:“不,另一半...在你姐姐那里。”
“姐姐?”晓莹睁大眼睛,“莹莹还有姐姐?”
林氏将晓莹搂入怀中,终于决定告诉女儿部分真相:“是的,你有一个双生姐姐,叫晓贝。你们出生时,爹爹请人雕了一对玉佩,一人一半。等将来重逢,玉佩合二为一,就是姐妹相认之时。”
晓莹似懂非懂,但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姐姐长得和莹莹一样吗?她在哪里?什么时候能见面?”
林氏望着窗外悠悠白云,轻声道:“娘也不知道姐姐在哪里。但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会重逢的。”
几天后,齐天城的回信到了。信中只有短短数语:
“计划险峻,然或可一试。一切小心,务必以安全为重。齐某自当全力配合。”
林氏握紧信纸,知道一场危险的博弈即将开始。她看着正在认真习字的女儿,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定要护得女儿周全,更要让一家人团聚。
扬州岁月,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而晓莹的才情,既可能是危险的***,也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乱世之中,一枚绣针,两半玉佩,牵动着多少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