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工巧和方宁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非常的高兴。
而方宁也因为遇到了鲁工巧,在这个时代找到了工业时代的基础希望,也很是兴奋。
于是,鲁工巧邀请方宁到自己的工坊去做客,方宁欣然答应。
鲁工巧拉着方宁的手腕,脚步轻快地往工院方向走,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工坊里新出的玩意儿,那股子兴奋劲儿,比得了宝贝的孩童还要热切。
方宁一路应和着,心中对这位工院院长的工坊越发好奇。能造出飞鸢的匠人,他的地盘定然藏着不少惊喜。
刚踏入工院深处那座专属鲁工巧的大院子,方宁便被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震撼了。
院子足足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四周搭着几排棚子,棚下的工匠们各司其职,忙得不可开交。
靠东的棚子下,两名工匠正围着一张图纸争论,图纸旁摆着一架半成型的连弩,弩身由精铁打造,弩箭槽设计得格外精巧,能一次容纳十支短箭,其中一名工匠正用小锤细细敲打弩机的零件,力求咬合精准。
西边的空地上,几个学徒正推着一辆带轮的木架车,车架上固定着一个巨大的投石机模型,木架上缠绕着粗壮的牛筋,转动时发出“嘎吱”的声响,他们正反复调试投石臂的角度。
角落处,还有人在打磨铠甲的甲片,那些甲片边缘被磨得光滑圆润,叠放起来严丝合缝,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
最让方宁眼前一亮的是在院子里自由移动的几样物件。
一个约莫三尺高的木偶人,穿着粗布衣衫,正迈着略显僵硬却稳当的步子,给棚下的工匠递送工具。
几只木头雕成的狗,四肢跑动灵活,遇到障碍物还会自动转弯,引得几个学徒围着观看。
更远处,一头木牛正拉着一小车木料,缓缓前行,牛尾巴还会时不时左右摆动,栩栩如生。
看到方宁注意道了自己的杰作,鲁工巧得意地拍了拍手,说道:“这些都是老夫照着木牛流马的思路改的。里面藏着齿轮、连杆和蓄力发条,转动发条就能动起来,不过现在还得靠人在旁边操控机关,没法真正自主行动。”
方宁走上前,仔细观察那只木偶人,发现它的关节处都装有细小的齿轮组,发条藏在腹部,操控者只需在远处拉动一根隐蔽的细线,就能控制它的动作。
方宁由衷赞叹道:“院长真是巧夺天工,仅凭机械结构就能做出如此灵动的物件,学生佩服。”
“走,进屋里瞧瞧,里面的玩意儿更对你的胃口。”
鲁工巧拉着方宁往主屋走。
刚推开门,一股温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与屋外的寒凉形成鲜明对比。
方宁低头一看,发现地面铺设的青石板下似乎有热气渗出,踩上去温暖舒适。
鲁工巧解释道:“这是老夫设计的地火龙,将灶台的烟道改了改,让热气通过地下的管道遍布全屋,角落里还有调节风口的机关,想热些就开大,想凉些就关小。”
两个人刚刚坐下,一个穿着青色衣裙的木偶丫鬟便端着茶盘走了过来,动作比院子里的木偶人流畅了不少。
她将茶盏放在方宁面前,茶盏入手温热,里面的茶水冒着袅袅热气。
“这茶壶是双层的,中间夹着一层棉絮和蜡,能保热半个时辰。”
鲁工巧拿起茶壶,掀开壶盖给方宁看,随即指着那木偶丫鬟,说道:“还有这木偶丫鬟,老夫给它加了更细密的齿轮,能完成端茶、递物这些简单的活计。”
方宁环顾四周,屋内的陈设并不奢华,却处处透着巧思。
墙角放着一个铜制的物件,模样类似现代的加湿器,里面装着水,下方点燃着一小簇炭火,水汽通过顶部的细孔散发出来,让屋内的空气不至于干燥。
桌上的烛台装有自动调光的机关,转动底座的旋钮,就能调节烛火的大小。
甚至连窗户上的木窗棂,都设计成了可滑动的样式,不用费力拆卸,轻轻一推就能打开。
鲁工巧看着方宁眼中的惊叹,神情越发的受用,对方宁这个孩子也是越发喜爱,突然拍了拍大腿。
“方宁,你这孩子又聪明又懂行,老夫太喜欢你了!不如你拜老夫为师,老夫把毕生的手艺都传给你!”
方宁闻言一愣,心中也是一动。
他不是不想拜师,之前的结义大哥温吞虽然修为高深,地位尊崇,但那是在这个时代的角度来看,方宁并不想对武儒文人拜师,反而是鲁工巧的手艺堪称当世一绝,能拜他为师,对自己的规划大有裨益。
他正想开口答应,鲁工巧却突然摆了摆手,懊恼地说道:“不行不行,老夫差点忘了!”
方宁疑惑地问道:“院长,怎么了?”
“太学院的几位院长,前些日子不是专门开了个会吗,核心说的就是你这个孩子。”
鲁工巧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云卷舒院长早就放话了,要收你当关门弟子,把他的压箱底的那些好玩意都教给你。老夫要是抢了他的弟子,他非过来拆碎了老夫的工坊不可。这事可万万做不得的啊。”
方宁听着一愣,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个插曲。
太学院的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