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是农夫,傅说是筑墙的奴隶,可他们最终都成了辅佐君王的栋梁。几位夫子只看军户的出身,却看不到他们中或许有像舜傅说那样的人才,岂不是满腹圣贤文,却是井底蛙?”
看对方还要反驳,方宁冷冷地哼了一声,道:“太学院要培养的是国家栋梁,可栋梁之材,从来不是看出身,而是看品行,看学问,看是否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军户世世代代守卫边疆,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在博取一个活着的机会,用鲜血捍卫着大周的领土,难道他们连读书求进的资格都没有?几位夫子口口声声说圣贤之道,却用等级偏见将人分成三六九等,这才是真正辱没了太学院的清誉。”
这番话掷地有声,雅居里瞬间安静下来。
老夫子们张了张嘴,想反驳却找不到理由。
方宁句句引用孔孟箴言,直击他们“出身论”的要害,让他们根本无从辩驳。
孙知乎在一旁听得痛快,直接拍起了手。
“说得好!不愧是我丁亥班的学生。出身算什么?有学问、有骨气,才配进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