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指尖刚碰到那片银杏叶,叶尖的青黑药渍便蹭上了她的指腹。
她猛地缩回手,凑到鼻尖轻嗅——是极淡的苦杏仁味,混着一丝腥甜,像极了上月将军府周氏案里那碗“补身汤“的余韵。
“周夫人的控神汤......“她喉结动了动,转身抓起案上的账册。
月光透过窗纸漏进来,照得“安神饮“三个字泛着冷光。
她翻到药材配伍页,指甲在“紫花地丁三钱“的批注下划出折痕——连续三批的记录里,紫花地丁的分量都比往年少了两钱,取而代之的是被墨笔轻描淡写带过的“其他佐药“。
“阿苓!“她扯着嗓子喊隔壁屋的小药童,声音发颤,“取周氏案的验毒记录来!“
话音未落,门帘已被掀开。
云知夏裹着月白棉袍立在门口,发间银簪还沾着药炉的焦香:“慌什么?“
白芷的手一抖,账册“啪“地摔在桌上。
她扑过去抓住云知夏的衣袖,指尖凉得像冰:“姑娘,您看这安神饮的配伍——蟾酥、麝香、苦杏仁,和周氏的控神汤简直是一个模子刻的!“她翻开刚送来的官药样本,用银针挑起一小撮深褐色药末,“我试过了,加醋会泛淡红,炭火烤有苦杏仁味,和那日从周夫人胃里抠出来的毒一模一样!“
云知夏的瞳孔骤然缩紧。
她接过银针,对着月光仔细辨认药末——颗粒细碎均匀,显然经过精细研磨。“控神汤“是她前世在暗网见过的禁药,通过微量毒素长期侵蚀中枢神经,让人逐渐丧失自主判断,只听施毒者指令。
原主被毒杀前那碗“补汤“里,她就尝出了类似痕迹,却不想这东西竟能堂而皇之地混进官药。
“名单呢?“她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铅。
白芷从账册夹层抽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用朱砂点了十二颗星子:“太医院每月往这十二户送安神饮,都是六品以上京官。“她指着最末的“户部员外郎“四个字,“前日我去给张大人瞧腿伤,他竟对着墙根的蚂蚁念叨''皇上圣明'',念叨了整整半个时辰——和周夫人毒发前的症状一模一样!“
云知夏的指节捏得发白。
她转身推开后窗,夜风吹得药圃里的紫苏叶沙沙作响。
三日前开棺验尸时,百姓举着火把喊“青天大医“的声音还在耳边,可这十二颗朱砂星子,分明是悬在京城头顶的十二把刀。
“阿苓。“她没回头,“把《药材双册记》拿来。“
小药童捧着漆盒跑进来时,云知夏正对着太医院的出库记录冷笑。
紫花地丁每月固定拨出二十斤,批注里清一色“御前特供“,可靖王府的药档上,萧临渊的沉疴方子从未用过这味药。“他们用毒,已经从后宅,蔓延到朝堂了。“她将两本册子重重合上,震得烛火跳了跳。
白芷突然注意到她腕间的红痕——那是前日开颅时被骨屑划的,此刻竟泛着诡异的青。
云知夏顺着她的目光低头,从妆匣里取出颗漆黑药丸。
药丸上刻着“沈“字,是前世师兄沈砚在她出师时赠的“溶毒丹“。
她咬破指尖,血珠滴在药汁里,本应瞬间澄清的药汁却缓缓发黑。
“我的身体,快到极限了。“她将药碗推到桌角,声音轻得像叹息。
前世为研究百毒,她每日吞服微量毒药练出抗毒体质,可重生后原主的身子本就被毒侵蚀,如今又频繁解毒,溶毒丹的效力正随着一次次用毒急剧衰减。
“墨七。“她突然提高声音。
窗棂“咔“地一响,黑衣暗卫从檐角翻下,单膝跪地:“主子。“
“查这十二位官员最近三月的奏疏。“云知夏扯下腕间的银铃,“特别是''边军拨款案''的投票记录。“
三日后,墨七的密报摆在云知夏案头。
七名官员的名字被红笔圈出,旁边附着他们在边军拨款案上的反对票——那是萧临渊力主的议案,要拨三百万两银子给北疆换粮草。
“好个借刀杀人。“云知夏将密报揉成纸团,“他们用毒控制官员,再让这些人反对靖王的议案,既打击萧临渊,又能坐收边军缺粮的乱局。“她抽出狼毫笔,在纸上唰唰写着毒理分析,“得让柳尚书把这把火烧到朝堂上。“
柳尚书的府邸在深夜被叩响时,门房举着灯笼照见个穿青布短打的小丫头。
丫头递上黑漆木匣,匣底压着张字条:“医毒同源,庙堂可鉴。“
三日后早朝,柳尚书的朝笏磕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响:“臣请设医勘司,专司毒理检验、死因鉴定!“他展开手中的木匣,十二份毒理报告与代谢曲线图在金殿上铺开,“太医院所制''安神饮'',实为控神毒药!“
金銮殿里炸开一片抽气声。
薛怀安的官靴在地上蹭出半道白痕,他踉跄着出列:“无稽之谈!
太医院悬壶济世......“
“启禀陛下!“一名太监跌跌撞撞跑上丹墀,“长春宫陈太妃、永和宫李太妃突发昏厥,口吐黑血,太医院......太医院的大人说治不了!“
皇帝猛地拍案,龙袍震得御案上的玉镇纸都滚了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