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这天休息日,四合院贾家,大姐二姐都在,她们正和张小花说她们这一个月的生活。
“哎呀,我当初就不该转户口,肠子都悔青了”
三姐张小花听着大姐二姐两人每天都是大鱼大肉的,顿时拍着大腿,懊恼不已。
“大姐二姐,你们家里还有粮食吗?”
“要啥粮食啊,都上交了,大家现在都吃大食堂了,每天管饱不说还能吃好”
“那大食堂有浪费现象吗?”
“这个,,”
看两人这模样,肯定有了,就象穷人乍富,总会有报复性的消费行为。
“你们对于粮食上交少的家庭,或者说现在猪牛羊都集中管理,没有养猪的人却吃着别人家养的猪,那养猪那户人家心理平衡嘛?”
“还有干活多少都能一样的待遇,对于那些死命干活的人也不公平,偷奸耍滑的人如今反而也能吃上饱饭了”
“还有李志远他们虚报粮食亩产了没?到时对不上号,怕是连你们下一季的粮食都得拿去补窟窿”
“你们的村办大食堂估计长久不了,大姐二姐你们要有心里准备”
“……”
“好”两人被张平安说的话吓到了,也没了开始的沾沾自喜。
“我说的这些话你们自己知道就好,别对外说,回去该怎样还是怎样,家里没有粮食就来找我,我这两年种的玉米小麦都没怎么动”
“好”
“平安,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张小花经过张平安的一顿分析,心里也后怕,现在又庆幸自己转了户口。
“不知道,我说的是最坏的情况,唉”
这种情况虽然不会持续多久,但也是严重伤害到了大家的积极性。
回到采购科,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科里,一个个愁眉苦脸
“怎么了这是?”
“张哥,现在乡下不都是成立公社了吗?很多东西都内部消化了,咱们采购到的东西就少了”
张平安点点头表示理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大家尽力就好,相信厂里领导也会理解咱们的,不过咱们也是要多跑跑,出去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你们窝在厂里肯定没收获”
“好了,大家都振作一点,你们看看我,我都是科长了,依旧隔三差五的上交物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要继续懒下去吗?”
张平安口干舌燥的给他们灌一通鸡汤,总算让他们打了鸡血,振奋了精神。
“是啊,科长那么优秀还天天下乡采购,我有什么资格抱怨,我真特么真不是人”有这种心理的不在少数,一个个申请工具就下乡采购了。
“张哥你脸皮真厚,哪有这样夸自己的?”
“咳,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
徐坤想了想,张平安除了经常溜号外,物资确实没少上交,可其他人不知道他是溜号啊,还以为他是每天辛苦下乡采购呢。
回到四合院,张平安迎面遇到要出门的许大茂,要说谁最了解一个村子经济情况,无疑是放映员。
他们只要下乡放电影,每个大队都会好酒好菜的伺候,通过宴席规模就知道这个村子的大致情况了。
“大茂啊,你下乡放电影时,帮我留意一下哪个村子的物资多”
“成”
“有偿报酬,一瓶虎骨酒”
“得嘞,您就请好吧,一准儿给您办的妥妥的”原本还蔫儿了吧唧的许大茂,瞬间满血复活。
“……”
许大茂就是这点好,给钱就办事,跟李怀德倒是有点象。
翌日一早,回到厂里的许大茂立刻召集了两个放映小组的人,拿出昨天买好的一条烟,一人分了一包,块把两块钱换五十块的虎骨酒,很划算。
“大茂哥,这,,”
“哥几个现在采购科遇到困难,咱们下乡放映,要记录好每个生产队的经济情况,也方便他们去定点采购,咱们回来也能吃上更好不是”
“还有就是他们也能记住咱们的好,未来自己有须求物资的时候或许也能顺带让他们帮忙”
“对对对,大茂哥说的在理”
“对,咱们就该互帮互助”
“好好好,大家收拾一下各自下乡吧”
他们放映员几乎都是上午赶路,中午或者半下午吃饭,傍晚放电影,所以他们去的一般都是较远的村子。
张平安拿到许大茂的信息已经是三天后,十八个生产队的经济情况摆在了张平安面前,纸条记录的挺详细,显然是用心了。
“恩,辛苦你了大茂”
“张叔看您说的,这不是顺手的事吗”
“恩,回去去我那拿药酒,不过还要继续记录”
“得嘞”
张平安也没急着将纸条分发下去,一是大家打的鸡血还没凉透,二是才十八个生产队信息也不够分的,当然这十八个生产队,值得去的也就一小半儿。
半个月后,九十个生产队的情况摆在了张平安的桌上,他将所有值得去生产队分发给三十人。
“你们手里现在拿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