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63章 首义海精真本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3章 首义海精真本色(3 / 4)

深沉之辈,纵横浙东沿海多年,岂能不懂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无需张子善点破,他也清楚自己与石山迟早会有利益冲突。

不过,闻听此言,他却并未接话,只是嘴角含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目光灼灼地看向夏煜,等待对方的回答。

“然也!”

出乎张子善的预料,夏煜并未闪铄其词,反而果断承认了对方对石山野心的推测,接着朗声道:

“蒙元无道,祸乱天下,致使神州生灵涂炭。天下豪杰共举义旗讨伐,此乃大势所趋!但,群龙若无首,则难成合力,反而会被元廷分化瓦解,逐个击破!

方将军首义反元之人,本应担当此领袖群伦之重任。只可惜”

夏煜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方国珍,略带惋惜道:

“只可惜将军志不在此。我主石元帅不忍天下苍生沉沦,为早日光复汉家山河计,便只能勉为其难,挺身而出了!”

夏煜这一番话借力打力,不仅坦然承认了己方主上的野心,更巧妙地将方国珍置于一个“本可领袖群伦却主动放弃”的位置上,反而让主动挑起话头的张子善无话可说。

因为方国珍起兵六年来的表现,确实可以用“反复无常”四个字来概括。

至于他究竟是“志不在此”,还是受限于海盗出身,缺乏稳固的陆上根基,难以获得士绅支持等主客观条件,导致他根本无力争霸天下,这就只有方国珍自己心里才清楚了。

张子善作为臣下,确实不方便在此事上深入辩论,只能无奈地看向方国珍。

仿佛被夏煜说中了心事,方国珍大手一拍座椅扶手,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既象是感慨,又象是自嘲,大声叹道:

“好!说得好!自古英雄出少年!与石景行这等后起之秀一比,方某痴长这十几岁,倒真是活回去了!哈哈!”

“主上!何必妄自菲薄”

丘楠见自家主上长他人志气,忍不住出声劝谏。方国珍却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旋即,目光一凝,先前那豪爽的笑容迅速收敛,目光锐利地看向夏煜,挑明内核问题,道:

“夏曹掾,方某是海上讨生活的人,自由自在惯了,虽无争夺天下的雄心,却也不愿受人钳制约束。石景行既有囊括四海之志,他可曾对你言明,将来打算如何安置方某和我这帮海上的兄弟?”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厅内众人都摒息凝神,做认真倾听状,显然都想知道石山究竟做何想。

夏煜见状,不由暗叹:方国珍的战略格局,从一开始就局限于海上,缺乏陆上根基和宏大政治抱负,任其麾下人才如何精通权谋机变,终究只能落于人后。

他更加庆幸自己跟对了明主。想到临行前石山的交代,夏煜清了清嗓子,不疾不徐地道:

“石元帅确有重要话语,需下官当面转告方将军。”

他目光坦然地对上方国珍探究的眼神,道:

“元帅言‘水陆一体,相辅相成。自古至今,从未有水军能够脱离陆上补给而长久生存!’”

这句话,本是平铺直叙,只是在陈述一个基本事实。但落入在座这些深知海上生存之道的方氏军文武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蕴含着赤裸裸的警告意味。

——你方国珍在海上确实厉害,可终究不是能活在海中的真“海精”,总要上岸获取淡水、粮食、物资,修补战船和补充兵员。

待到红旗营全取江东,掌控了所有沿海州县,断绝你的陆上根基,看你这个“不想受人约束”的海上蛟龙,还能逍遥几时?

方国珍身为首领,不好亲自出面反驳这种基于事实的战略判断。

其四弟方国瑛性格刚猛,闻言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声道:

“哼!六年前,三哥率领我等兄弟起兵时,元廷官府也是这般想的!结果又如何?元廷大军三番五次败在我三哥手里!我们兄弟却是越打越强,手里的船也越来越多!”

夏煜早已预料到对方会有此反应,心中并不紧张,根本不去接方国瑛关于过去战绩的话茬——那只会陷入无谓的争执。

他面色如常,仿佛没听到方国瑛的诘问,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陈述石山的第二层意思:

“石元帅还言‘无商不富,而诸般商贸之中,以海上贸易获利最为丰厚。我红旗营欲创建的新朝,若要超越汉唐盛世,定然离不开繁荣的海上贸易。’”

话说到这里,夏煜再次停顿,观察方国珍的反应。

只见方国珍目光微动,显然这番话触动了他。海外贸易的巨大利润,方国珍比任何人都清楚。

夏煜知道火候已到,便模仿着石山当时沉稳而富有远见的语气,抛出了橄榄枝,道:

“而海贸欲兴,必先有强大的海军护航!万里海疆,非有巨舰强兵不可守御。石元帅深知方将军乃海上一等一的豪杰,精通海事,善于水战。”

方国珍心惊的不是石山将自己捧为“海上一等一的豪杰”,而是将“海军”单列为一军。

如此眼界,如此气魄,亘古未有!

夏煜见方国珍的脸上热切之色渐浓,心中大定,加快语气,继续道:

“元帅与将军,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若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