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54章 安私人重八入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4章 安私人重八入案(4 / 4)

似手段安置了下来。”

此事的性质,可大可小。

往严重了说,结党营私,培植个人势力,甚至栽上一个“蓄意谋反”的帽子都能沾点边;但若是轻拿轻放,也可以定性为“徇私情而坏公法”,属于严重的纪律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周十二目前只是通过问话了解了基本情况,相关证词和物证尚未完全固定,涉案人员的具体动机和作案细节也有待进一步核实。

因此,他的汇报便力求客观,只是陈述事实,不敢随意掺杂个人判断和定性。

但石山是何等人物,立刻从这简要的汇报中听出了关键所在,面色凝重地追问道:

“如此说来,是朱重八主动主导了这一切?”

周十二清楚自己作为军中监察机构的负责人,只能是元帅的“眼睛”和“耳朵”,负责提供尽可能客观的情报,而不应该做出带有倾向性的判断,更不能擅作主张替元帅下结论。

“目前证据链尚未闭合,末将末将不敢妄下结论!”

石山盯着周十二的目光中,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欣慰。转而问道:

“那你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判断,军中其馀各部,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周十二咽了口口水,感觉喉咙有些发干,艰难地回答道:

“末将以为此事应该不是普遍现象,元帅治军严谨,我军军纪总体是严明的。但各营、镇、卫情况各异,主官性格作风也不同。想来在一些监管松懈的角落,或许还会有一些类似的问题。”

一切制度最终都要回到“人”这个内核因素上。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亲疏远近,就难免会因为私情、利益或侥幸心理,而导致执行制度变形走样。

触犯制度红线者,无论何人,必须受到严惩,这是原则,更是事关红旗营大业兴衰的根本,不可动摇。

但靠兴大狱,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还会制造新的问题。如何完善制度,加强教育,使得更多的人不愿、不敢、不能再触碰制度红线,才是下一步更需要努力的方向。

石山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挑战早有心理准备,并未感到意外,平静地道: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绣衣卫经此一事,必须严加整顿,堵住漏洞。你准备如何入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