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扫元> 第212章 家国终有舍与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2章 家国终有舍与取(2 / 4)

锤般砸在石二河心上。

自益都路出发时,周闻道就已经告知他三弟做了“好大事业”,可这“好大事业”具体有多大?穷尽石二河这个底层军户的想象力极限,也无非是做个威风的“大将军”或者占几个城池的“大王”。

沿途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朱重八、邵荣等人)对他客客气气,甚至有些讨好,已经让他受宠若惊,觉得不可思议。

踏入合肥这座“巨”城,见识了雄伟的元帅府,再见到仙女般的弟妹刘若云石二河就彻底懵了,他清淅地感觉到,自己和记忆中的“三弟”,已经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

待到红旗营大军班师凯旋,他看到一身戎装,被无数精兵悍将簇拥着的石山,浑身散发着凛然不可侵犯的威势,心中那点关于“三弟”的残存模糊印象也彻底消散了。

眼前这个人,嗓音相貌依稀是三郎,但那眼神、那气度、那举手投足间掌控一切的威严,完全不一样。

李初八家那傻小子李武如今也大变样,还告诉石二河,石三去年在徐州开过窍,从此就不一样了。

石二河找不到其他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只能相信李武的说辞。也许也许三郎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以前在前张营里只是没开窍,不识真身罢了,这个念头在他心里盘旋过无数次。

此刻,听到“皇亲国戚”和“守家业、稳国家”的重任,石二河只觉得一股徨恐和晕眩感袭来,身体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斗。

他不敢再胡思乱想,慌忙接话道:

“俺俺在学!俺在学识字了!”

他象是急于证明自己,生怕石山不信,立刻伸出粗糙的食指,蘸了蘸酒盅里残馀的酒液,就在光滑的榆木桌面上,一笔一划、极其认真地写了起来。

先是一个歪歪扭扭但笔画清淅的“石”字,接着是更复杂些的“二河”,最后是“石狗儿”。字迹虽然稚拙,如同孩童初学,但看得出每一笔都用了十分的力气,透着一股子军户子弟的认真劲儿。

“看,看,俺能写自己跟狗儿的名儿了!”

石山看着桌面上那两个被酒渍浸润渐渐模糊的名字,微微点了点头。

石二河见状,松了口气,但脸上依旧堆着恳求的憨笑:

“三郎,俺知道你是为俺好。可俺这脑子,是真不好使。算帐那些弯弯绕绕的门道,俺弄不明白。俺就怕去了荣军社,笨手笨脚,不光帮不上忙,反而给你惹麻烦,坏了你的大事”

石山看着二哥那饱经风霜,写满恳切与不安的脸,心中也并非铁石一块。

他夹了一筷子炖得软烂的肉菜,放到石二河碗里,语气缓和了些:

“行。既然二哥实在不愿去荣军社,那就不勉强了。你就接着干你拿手的,种地,养马。”

石二河闻言,脸上瞬间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声道:

“诶!诶!好!这个俺在行,这个俺在行!”

“不过。”

石山话锋一转,语气虽平缓却不容置疑,道:

“识字还得接着学,不能停。等你学得差不多了,认得了常用的字,看得懂章程告示,俺就专门划一片好地给你。你给俺好好负责育种。”

“育种?”

石二河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困惑。军户种地,谁家不晓得选个饱满的穗子留种?养马不也得挑健壮的公马配种?

这活儿他熟,可值得三郎专门划一片地,还让他这个“皇亲国戚”去管?难道是和养母猪下崽卖小猪仔似的营生?专门卖粮种,马种?

他心里嘀咕,但看着石山平静却深邃的眼神,那句“这有啥难的”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三郎做事,必有深意。俺现在不懂,等学好了字,他自然会告诉俺。

这么一想,石二河也不再纠结,老老实实地点头应承,道:

“诶,俺听三郎的,俺好好学认字。”

石二河这边刚安顿好,一直用骼膊肘悄悄捅着自家男人的大姐彭石氏,立刻抓住机会开口。她脸上堆着笑,带着几分市井妇人特有的精明和讨好,看向石山,道:

“三郎,你看,你二哥不愿去荣军社,那是他没福分,脑子转不过弯儿。那你姐夫,他能不能去?有田他以前是走街串巷的货郎,买卖东西,跟人打交道,那嘴皮子还算利索,脑子也活泛”

大姐夫彭有田比石山大八岁,确实做过多年货郎。常年走南闯北,混迹市井,练就了一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也磨出了几分底层小商贩特有的精明和察言观色的能力。

石山维系统治的根本,在于严密高效的制度设计和麾下文武相互制衡的利益格局,其实并不特别依赖亲族去掌控内核位置。

他之前尤豫是否将彭有田安置到荣军社,正是顾虑此人“太精明”,心思太活,怕他仗着自己亲族的身份,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反而坏了规矩。

看着大姐期盼的眼神,和彭有田那强自镇定却难掩渴望的表情,石山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可以。”

“哎呀!多谢三郎!多谢三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