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身后动静。
其人自己则居中调度,不断催促着队伍保持基本的行军数组,不要跑得太快,刀枪始终不离手。
沉重的喘息声、杂沓的脚步声、伤兵压抑的呻吟,是这支亡命队伍唯一的旋律。
汗水浸透了破烂的衣甲,混合着血污和尘土,黏腻地贴在身上。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火辣辣的灼痛。每个人都清楚,停下来就是死。
一口气奔出约十里地,前方出现一道蜿蜒的河堤。不算很高,但堤下草木相对茂盛,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停!”
李喜喜猛地抬手,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指着东侧的河堤,道:
“永城到宿州一百二十里,鞑子兵力充足又有骑兵,肯定不会让俺们这么容易逃走,途中若是没有埋伏,就会让俺们跑一阵没了体力后,再派骑兵追杀。俺们就在这儿歇一会,搞清状况再走。
所有人,躲到堤内侧去!喝水,吃干粮,躺下歇息,动作要快!”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冲下河堤,瘫倒在相对阴凉的堤坡下。
李喜喜所说的干粮,是破城前他力排众议,勒紧裤腰带省下的一点炒米、豆饼,用小布袋分装,让每个士兵都随身携带的“救命粮”。
此刻,这点粗粝的食物,成了支撑生命的唯一能量。
众人狼吞虎咽,就着浑浊的河水艰难咽下,然后不顾一切地躺倒,贪婪地呼吸着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空气,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恢复体力。
伤兵们得到了同伴简单的包扎,有人忍不住发出痛苦的呻吟。
李喜喜却不敢休息,他趴在堤顶,只露出半个脑袋,顶着杂草挽成的草帽,警剔地注视着永城方向。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滴在干燥的泥土上,瞬间消失无踪。
他的心在狂跳,既希望自己的判断错误,又隐隐期待着什么。
ps:今天已经码完并更新一万多字,本章的李喜喜上架前就已出场(傅友德的老领导),剧情到这里嘎然而止,但我也码得头昏脑涨、肩周疼,全部码完,估计得到明天了。今天且到这里吧。
8月份开始后,每日万更,书友“保质又保量”的评价很受用。等我稍作休息,继续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