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重启人生从带娃开始称霸> 第88章:苏家家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章:苏家家宴(3 / 4)

必须座谈,订最早的高铁票&bp;——&bp;早上七点那趟,十点就能到北京,正好也陪老爷子说说话,他上次还跟我念叨想喝我泡的茶。”

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上海同济医院副院长、心脏外科主任医师苏静婉。

她刚在手术室里待了四个小时,完成一例&bp;“主动脉弓置换&bp;+&bp;冠状动脉搭桥”&bp;的高难度手术&bp;——

这类手术的成功率在国内顶尖医院也只有&bp;85%&bp;左右,而苏静婉团队的成功率高达&bp;98%,去年还因此获得了&bp;“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bp;表彰。

走出手术室时,她白大褂的后背都被汗水浸湿了,护士递过来的温水她只喝了两口,就开始查看下一台手术的病历。

苏瑾瑜知道小姑奶奶是出了名的&bp;“工作狂”,去年因为连续做三台手术,直接累得在办公室晕倒,所以这次生怕她因为手术耽误行程,语气里多了几分体贴:

“小姑,姐(苏晚晴)那边的情况我都问过主治医生张教授了&bp;——&bp;就是协和医学院的博导张利民,你也认识的&bp;——

他说姐的各项指标都稳定,恢复速度比预期快&bp;15%,再过半个月就能出院了,你不用总惦记着。

笑笑这几天总念叨‘上海的小姑奶奶什么时候来呀’,还画了幅画,上面有个穿白大褂的阿姨,说要送给你。

你也别总绷着,手术再重要,也得劳逸结合&bp;——

我已经让家里的保健医生李大夫准备了安神的百合莲子汤,用的是兰州的甜百合,你回来就能喝,温温的正好养胃。

医院那边我也跟你的代班医生王主任打了招呼,他说你负责的几个术后病人都很稳定,有急事他会先处理,你放心回来。”

苏静婉靠在走廊的墙上,听着外甥的关心,心里一暖&bp;——

她平时对自己要求严,却最疼晚辈。当即点头:“好,我安排好明天的一台常规手术,订傍晚五点的高铁票回北京,陪孩子待两天,也跟家里人聚聚。”

苏家的凝聚力与执行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纵使各位长辈身居要职,日程以分钟为单位排得满满当当,但&bp;“家人”&bp;二字始终是他们心底最软的牵挂&bp;——

苏瑾华推掉了关乎演习成果总结的重要会议,动用军用专机资源赶回北京,只为陪孩子玩一场&bp;“打仗游戏”;

苏瑾国调整了涉及城市发展的核心规划会议,压缩行程提前半天结束工作,就为了给孩子讲一个寓言故事;

苏振英取消了既定的民族工作调研,推掉与****代表的座谈,只为兑现对孩子的&bp;“讲故事承诺”;

苏静婉在连台高难度手术后,仍挤出时间协调医院工作,赶高铁回家,就为了收下孩子的一幅画。

从苏瑾瑜上午十点开始打电话,到下午三点苏静婉确认行程,不到五个小时,所有核心长辈都协调好了时间,一口应下会准时到场。

这背后,不仅是家族成员间的情感向心力,更隐约折射出这个家族处理复杂事务的高效与能量&bp;——

他们能在&bp;“公”&bp;与&bp;“私”&bp;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既不耽误本职工作,又能优先满足亲情需求;

也能在短时间内调动资源,从军用专机到高铁票务,从医院工**调到会议调整,只为一场关乎亲情的家宴。

家宴最终定在周末晚上七点,地点选在苏家老宅的东厢宴会厅。

这座宴会厅不像外界想象中那般鎏金错彩、奢华逼人,反而更像一个被时光打磨得温润如玉的&bp;“家族记忆馆”,每一处细节都藏着苏家的过往与温度,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家族的故事。

厅中央摆着一张直径&bp;1.8&bp;米的海南黄花梨木圆桌,桌面泛着细腻的包浆&bp;——

这张桌子是苏定方&bp;1980&bp;年搬入四合院时,从北京紫檀博物馆的前身&bp;“古典家具作坊”&bp;购置的,陪伴苏家走过了四十四年。

四十多年里,它见证了苏振邦的晋升宴、苏晚晴的成人礼、苏瑾华的婚礼,甚至在&bp;2003&bp;年**时期,还成为家族视频会议的&bp;“临时**台”。

如今,这张桌子的市场估价已超&bp;1200&bp;万元,但苏家从未想过出售,反而每年都会请专业的木艺师傅来保养,确保它能继续陪伴家族走下去。

桌子周围配着八把紫檀木椅,每一把椅背上都雕刻着不同的吉祥纹样:牡丹象征&bp;“富贵不骄”,莲花代表&bp;“清廉自守”,松鹤寓意&bp;“长寿安康”,梅花彰显&bp;“坚韧不拔”。

这些椅子出自苏派木雕大师徐秉言之手,每把都耗费了三个月的工时,堪称木雕艺术品。

更特别的是,椅子的坐板弧度经过人体工学设计,坐上去能自然让人挺直腰背,暗含着苏家&bp;“行得正、坐得端”&bp;的家风&b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