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还贴着他泛黄的身份证复印件,照片上的他比现在瘦,眼神却一样亮。
翻开一看,四万七千二百元的数字在昏黄灯光下泛着光,末尾的&bp;“2”&bp;字被水浸过,边缘有点模糊&bp;——&bp;那是上次下雨棚子漏雨,他慌忙把存折往怀里塞,还是沾了点雨水。
指尖能触到印钞时的细微纹路,像捧着块烫手又舍不得放下的暖玉。
这钱来得太不容易:有他在街角摆三个月地摊攒的一千二,每天早上五点就出摊,晚上十点才收,冬天冻得手都握不住零钱,夏天晒得脱皮;
有卖祖传的半块玉佩得的三千,那玉佩是他妈留给他的,上面刻着朵莲花,他犹豫了半个月,最后还是咬着牙卖给了县城的古玩店;
更多的是这两年省吃俭用抠出来的&bp;——&bp;每天早饭就啃半个凉馒头,中午在批发市场啃自带的咸菜饼,连五毛钱一碗的豆腐脑都舍不得买;
笑笑的衣服都是捡邻居家孩子穿小的,洗得发白了还补着补丁,唯一一件新的是去年过年买的小红袄,到现在还叠在箱子底,舍不得穿。
这钱既压着他想把生意做大的野心,也托着笑笑冬天能穿暖、夏天不淋雨的希望。
这钱在&bp;1998&bp;年的县城,够买半间小瓦房&bp;——&bp;上个月西街王大爷卖了间&bp;15&bp;平的老瓦房,总价九万二,四万七刚好够一半;
可放在银行里,年利率才&bp;2.75%,算下来一年利息还不到一千三百块。更别说物价还在涨,去年冬天买一斤白菜要&bp;8&bp;分钱,今年就涨到&bp;1&bp;毛&bp;1,涨了近四成;
笑笑爱喝的橘子水,去年一瓶&bp;2&bp;毛,今年也涨到&bp;2&bp;毛&bp;5。钱要是一直放着,只会跟着物价慢慢缩水,像晒在太阳下的水,不知不觉就少了。
他得让钱&bp;“活”&bp;起来,变成能遮风挡雨的门面,变成笑笑不用再听着漏雨声睡觉的底气。
租个正经门面房的念头,像春天里拱破冻土的芽,之前也冒出来过几次,可都因为怕风险缩了回去,这次冒出来时,根须都扎得扎实&bp;——
比上次光想想,多了几分破釜沉舟的劲。他把笔记本摊开,笔尖在纸上轻轻划着,把好处一条条理出来,字里行间都裹着盼头:
一、安全得靠实墙撑
有正式合同的门面,可比棚子硬气多了。
上次黑皮踹棚子的闷响还在耳边转,木板晃得笑笑直哭,他当时攥着榔头却不敢动&bp;——&bp;怕闹大了连棚子都保不住,到时候连摆摊的地方都没有。
可要是有了门面,工商执照贴在墙上,红章亮堂堂的,再挂个&bp;“个体工商户”&bp;的铜牌,黑皮再敢胡来,就得掂量掂量派出所的传唤单。
上个月邻街开杂货店的老吴,就因为有人砸店报了警,警察来了直接把人带走,罚了两百块,还让对方赔了店里的损失。
老吴后来跟他说:“有了正经执照,腰杆都能挺直了,不像摆摊时,见了谁都得陪着笑。”
而且门面还能装部座机,线一拉,有事拨个号就能找街道李干事,不用像现在这样,只能攥着榔头在棚子里等,连个能求助的人都没有。
上次棚子漏雨漏得厉害,他想找街道帮忙修,可连个电话都没有,只能冒雨跑去找李干事,等找到人时,浑身都湿透了。
二、生意能往大里做
二十来平的地方,比棚子宽绰三倍&bp;——
现在的棚子才&bp;6&bp;平,货架只能摆一排,孩子多了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有次两个孩子抢玩具,还把货架撞倒了,摔碎了好几个塑料玩偶。新门面的货架能摆三排,除了玩具、橡皮,还能进儿童衣裳。
他早就打听好了,要选新疆长绒棉的衣裳,摸着软乎乎的,吸水性还好,孩子出汗了也不粘身子,比化纤的舒服。
上次在市里进货时,批发商说这种衣裳上个月卖了两百多件,比其他材质的多卖一倍。
衣裳上要印&bp;“熊猫盼盼”&bp;的图案,去年亚运会后,“熊猫盼盼”&bp;特别受欢迎,上次有个妈妈就问他有没有印盼盼的衣裳,说孩子吵着要。这种衣裳一件能卖&bp;15&bp;块,比化纤的贵&bp;5&bp;块,但家长都愿意为孩子花这个钱。
再进两排小鞋子,
鞋底是软橡胶的,鞋头缝着防撞的布,孩子穿着不硌脚,一双卖&bp;8&bp;块,比棚子里的塑料凉鞋耐穿多了&bp;——&bp;现在卖的塑料凉鞋,有的穿半个月就断底了,家长虽然不说,但下次就不来了。
甚至能在角落隔个小间,摆个煤炉煮橘子水,加两勺冰糖,熬得稠稠的,一杯卖&bp;5&bp;毛钱;
再进点县食品厂做的鸡蛋糕,一块钱两个,蓬松又香甜。
家长带着孩子来,能坐下来歇会儿,比站在棚子外吹风舒服,自然愿意多花钱。
上次有个妈妈带孩子来买橡皮,孩子闹着要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