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代码””这个粗暴的数字,象一记势大力沉的组合拳,跨越时区,狠狠打在了瑞典和日本特钢巨头的脸上。
约翰逊和田中狼狈地逃离了发布会现场。
他们精心策划的“绞索计划”,成了本年度全球工业界最大的笑柄。
然而,当所有人以为华夏将凭借“磐石”轴承和“玄铁”钢材这两张王炸,彻底改写全球高端制造格局时,更加汹涌的舆论风暴从大洋彼岸袭来。
一份不知从何渠道泄露的,“磐石-1”轴承在神工研究院内部进行的极限寿命测试报告。
【测试时长:25000小时】
【最终状态:因润滑剂自然分解,性能平缓衰减,测试主动终止,轴承本体无结构性损伤。】
这份报告起初只是在几个专业的工程师论坛上流传,没有激起太大波澜。
直到德国最权威的工业期刊《现代制造》,用整个头版,刊登了一篇由德国fag集团首席技术官汉克·穆勒亲笔撰写的评论文章。
标题充满德意志式的傲慢与质疑
《一场违背物理学常识的闹剧,东方需要的是科学,不是神话》
文章里,穆勒用极其专业的口吻,从材料疲劳曲线、赫兹接触应力、磨损机理等多个角度,论证了两万五千小时这个数字是何等的荒谬。
“根据我们实验室几十年积累的数据模型,即便是采用最顶级的真空脱气轴承钢,在最理想的工况下,其理论寿命极限也绝不可能超过三千小时!
两万五千小时?或许上帝制造的轴承可以,但人类不行!”
“我们尊重华夏同行在某些应用领域的追赶,但我们绝不接受这种脱离了科学现实,如同‘大跃进’时期浮夸风一般的虚假宣传!”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我们强烈要求,华夏方面公布所有未经剪辑的原始测试数据,并接受由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日本材料研究所等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组成的第三方独立调查团的公开验证!”
这篇文章象是一支穿云箭!
紧接着,瑞典skf集团、日本人本精工(nsk)等所有传统轴承巨头,仿佛约好了一般,同时发声,矛头直指华夏!
全球工业界地震了!
雪花般的邮件塞爆了所有合作伙伴的邮箱,询问真伪。
已经签订的意向合同,被纷纷要求暂停。
针对华夏整个高端制造业信誉的绞杀开始了!
国内的网络舆论,也在这股歪风的煽动下,迅速撕裂。
一些所谓的“公知大v”,如同闻到血腥味的苍蝇,嗡地一下全冒了出来。
“理中客”王叫兽:“我们要有科学精神,要懂得敬畏!
两万五千小时,这个数字我一个文科生听了都觉得离谱,这是把全世界的物理学家当傻子吗?
奉劝有关部门不要为了面子,最终丢了里子!”
“财经砖家”刘先生:“警剔!这背后可能是一场为了骗取国家研发经费而上演的惊天大骗局!
商业化推广必须立刻叫停,等待国际调查团的结论!”
“科普作家”圆肘子:“造假是我们的传统艺能了,从芯片到轴承,换汤不换药。
坐等打脸。”
一时间,群魔乱舞。
刚刚因为“炼钢代码”而沸腾的民族自豪感,被狠狠地浇上了一盆夹杂着冰碴的脏水。
无数网友义愤填膺,冲到这些公知的微博下面对骂,网络上乌烟瘴气,乱成了一锅粥。
……
京城西郊,总装备部,一间安保级别最高的会议室。
国防部的李援朝上将,商飞的王硕总设计师,还有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的大佬们,一个个眉头紧锁。
“许燃同志,”
李援朝掐灭烟头,看着坐在他对面,依旧平静的年轻人,“这帮西方佬,是铁了心要把我们搞臭啊!
这招太毒了,直接从根子上质疑你的理论!
你要是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我们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功亏一篑!”
王硕总师的眼框也有些发红。
他把平板计算机推到许燃面前,上面是无数用户在c919官微下的留言,全都是在质问“磐石”轴承的安全性问题。
“许教授,用户的信心,是最宝贵的东西!
现在这盆脏水泼过来,我们百口莫辩!
连带着我们的大飞机,都被人打上了‘数据造假’的标签!
我建议,咱们是不是……先避一避风头?
暂停商业推广,内部先把所有资料整理好,再找机会慢慢澄清。”
“王总说得对,”工信部的一位领导也附和道,“舆论战,我们不擅长。
拖一拖,等这阵风过去,总会有办法的。
不能跟他们硬碰硬,这正中他们的下怀!”
会议室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许燃身上。
有担忧,有关切,有无奈。
他们都清楚,只要许燃点个头,国家机器会立刻激活,用尽一切办法为他遮风挡雨。
许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