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黄花菜都凉了!
难道这十年,我们就要眼睁睁地看着那只“狐蝠”在我们头顶上耀武扬威,把我们的领空当成它的后花园,把我们的民航客机当成它测试武器的靶子?
绝望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大脑,最坚硬的拳头,此刻却被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技术壁垒,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凝固的死寂里,一个平淡的声音响了起来。
“他们做不了,不代表我们做不了。”
唰!
一瞬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年轻人。
许燃。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己经站了起来,正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地走向会议室前方巨大的白板。
所有人都愣住了。
刘建国更是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许燃的背影。
这小子谁啊?
疯了吗?
我这个搞了一辈子飞机的总工程师都说做不了,你一个二十岁不到的毛头小子,站出来说什么大话?
在所有人惊愕怀疑的目光中,许燃己经走到了白板前。
他拿起一支黑色的马克笔,没有回头,只是问出了一个让全场大脑都瞬间宕机的问题。
“为什么要建‘暗室’?”
什么?
刘建国都气笑了。
不建暗室,你跑露天去做电磁实验?
那不是胡闹吗!
许燃似乎根本没指望他们回答。
他自顾自地,在巨大的白板上画了一个半圆,代表着大地。
然后,他的笔尖,指向了白板上方广阔的空白。
“现成的实验室,不是有吗?”
声音带着理所当然的平静,却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手中的笔,在白板上飞速地勾勒起来。
一个个熟悉的符号,一个个简洁的示意图,从他的笔下流水般淌出。
构成了一幅匪夷所思,却又在理论上堪称完美的疯狂蓝图!
“我们的相控阵雷达,为什么只能用来探测?”
他在白板上画了几个点,代表着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大型预警雷达。
“只要我们能精确同步每一个雷达阵列的相位,让它们发射出的电磁波束,在同一个时间,聚焦到同一个空间坐标点上”
他的笔,在万米高空的某个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叉!
“波的干涉,会让那个点的能量,呈几何级数叠加!”
“我们就能在万米高空,人为地,制造出一个短暂、可控、能量密度足以摧毁一切电子设备的”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一屋子像是己经彻底石化的将军和院士,平静地吐出了最后几个字。
“电磁焦点。”
“然后,我们派一架经过改装的试验机,装上我们最好的传感器,首接飞进去。”
“我们需要的所有数据,不就都有了?”
许燃放下笔,转身。
“我们不需要建造什么该死的‘暗室’。”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脸色煞白,摇摇欲坠的刘建国脸上。
“整个大气层,就是我们的实验室。”
话说完,世界安静了。
刘建国张着嘴,呆呆地看着白板上的构想。
感觉自己几十年来建立的所有工程学认知,被年轻人手中一支小小的马克笔粉碎!
疯子!
彻头彻尾的疯子!
这是什么想法?
把国之重器的大型雷达阵列,当成一把可以随意聚焦的“微波枪”?
把整个大气层,当成自家后院的实验室?
天马行空!
“咕咚。”
中科院的钟振国院士,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
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扶着桌子,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骇然。
他的声音,因为震惊而微微发颤。
“这这在技术上能实现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全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许燃身上。
许燃迎着一双双目光,平静地伸出手,将脸上的黑框眼镜向上推了推。
镜片反射出白板上的光,掩盖住了他眼底深处真理的锋芒。
“理论上,可以。”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那个问话的老院士,像是回答,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我有去验证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