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
刹那间,他脑海中关于“等离子体放电”和“流体力学”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知识领域,被一道无形的闪电悍然击穿!
无数公式和模型开始碰撞、重组、嬗变!
他喝了一口水,看着杯中旋转的漩涡,又看了一眼那台精密的电火花机床。
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念头,石破天惊地冒了出来。
“刘主任,”许燃突然开口,打破了死寂。
“嗯?”刘毅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你说,残余的金属熔液,是‘来不及’被工作液冲走,才凝固形成的重熔层?”
“是这样没错。”刘毅点点头,不明白他为什么问这种废话。
许燃又喝了口水,然后,用一种探讨的语气,轻飘飘地扔下了一颗核弹。
“如果在放电的瞬间,用一股高速旋转的介电流体,将那些刚刚熔融、还处于液态的金属颗粒,在它们凝固前的几个微秒内,就从加工区强行‘吹’走呢?”
“就像用吹风机吹干头发一样。”
“噗——!”
罗毅鸿身后的学生林博阳,一口气没憋住,差点呛到。
整个实验室,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像被点了穴,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傻傻地看着许燃。
吹吹走?
刘毅的大脑宕机了足足三秒。
他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许燃,结结巴巴地开口:
“这这理论上好像可行?”
“但!这不可能!”
他瞬间回过神,音调陡然拔高,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你怎么控制那股流体?
它的速度、角度、压力、旋转速率,还有它和电弧的相互作用!
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瞬态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计算量比操纵一台航天飞机变轨还大!
这这比加工本身还复杂一万倍!”
“对!刘主任说得对!根本无法实现!”
“想法是好的,但完全是空想!”
周围的专家们也纷纷反应过来,七嘴八舌地附和着,像是要用声音的洪流,淹没这个异想天开的念头。
他们觉得这个少年疯了。
然而,面对一屋子的质疑和否定,许燃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窘迫,反而露出了一个甚至可以说是愉快的笑容。
“不复杂。”
他轻轻地吐出三个字,将手里的水杯放在桌上。
“给我一台电脑。”
他的语气、神情,和他之前在清华物理系白板前,一模一样!
一种视天下难题如无物的,绝对自信!
半分钟后,许燃坐到了实验室的超算工作站前。
刘毅和其他专家围在他身后,所有人都抱着一种“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把牛皮吹破”的心态。
许燃的双手,放在了键盘上。
下一秒。
啪啪啪啪——!
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如同骤雨般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响起!
工作站的屏幕上,瞬间被瀑?布般的数据流和代码所覆盖!
所有人都傻眼了。
“他在干什么?首接建模?”
“我的天他不打草稿的吗?”
“这手速他是怪物吗?”
在所有专家惊骇欲绝的目光中,屏幕上,一个复杂的流体动力学模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无到有地构建起来!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些在顶尖博士生手中都如同拦路猛虎的恐怖公式,在许燃指尖下,温顺得像一只只被驯服的家猫!
参数设定!
边界条件!
求解!
优化!
所有复杂的步骤,在他手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刘毅脸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
他死死地盯着屏幕,嘴唇不受控制地哆嗦起来。
他看懂了许燃在做什么!
许燃不仅仅是在建立一个模型!
是在用数学,在虚拟世界里,预演一场现实中从未发生过的,完美的物理过程!
他甚至精确计算出了高速旋转的介电液,在带走熔融金属颗粒的同时,还能对加工区域进行二次淬火,从而增强材料表面的显微硬度!
将一个致命的缺点,硬生生扭转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点!
神乎其技!
不!
这是魔鬼的手段!
“完了”
刘毅的身体晃了晃,喃喃自语。
不是项目完了。
是他三十多年来建立的,关于这个领域所有“不可能”的认知体系,在这一刻,被眼前这个少年敲击键盘的双手,砸得粉碎!
不到一个小时。
许燃停下了手。
他轻车熟路地将模型、算法和仿真结果,打包生成了一个pdf文件。
文件的标题,简洁而有力。
《高速旋转介电液冲排耦合电火花加工工艺理论方案及仿真验证报告》。
“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