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肉身不能有大伤,根基受损、留有暗疾者,这一关便如登天。即便是细微的肉身瑕疵,也会在灵气贯体时被无限放大。如堤有蚁穴,终将溃于一旦。
再者,修士若年迈体衰,气血衰退,同样难过此关。你如今正值青春年少,气血旺盛,这是你的优势。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需知灵气贯体之痛,堪比千刀万剐。”
“其二为法力关。”第二根玉指竖起,陆明月的声音愈发凝重。
“炼气修士的灵力是气态,而筑基修士的法力则是液态。冲击筑基时,需要将体内灵力不断压缩凝练,最终液化。这其中的转变,如同将云雾凝为雨露。”
“其关键在于法力的精纯度。纯度越高,液化越容易。
若是靠丹药堆砌修为,体内灵力杂质过多,这一关几乎不可能通过。所以为师一直告诫你,修行要脚踏实地,不可过分依赖外物。
许多天资卓绝的修士,都因贪图捷径而止步于此。
好在你根基扎实,灵力精纯,这是为师最欣慰的地方。但切记,筑基前更要精益求精,不可有丝毫懈怠。”
“其三便是神识关。”第三根玉指竖起。
“炼气修士欲晋升筑基,神识必须达到圆满之境。”
她指向韩阳的眉心,“练气圆满神识外放神识十丈,这是最低标准。神识不足者,根本无法精准掌控体内奔腾的法力,更遑论将其凝练为基。这样的修士强行筑基,轻则经脉尽断,重则识海崩溃,变成行尸走肉。”
说到这里,她突然压低声音:
“而这最后一关......”
第四根玉指缓缓竖起。
“便是最凶险的心魔关。”
陆明月的声音变得飘渺:
“在前三关皆过的情况下,心魔会从你灵魂最深处浮现。
此关不考法力,不验肉身,只问本心。
考验的是修士的道心与心性。
心魔无形无相,却能映照你内心最恐惧、最渴望、最不愿面对的场景。
有人为长生,有人为复仇,有人为情爱,最终皆被心魔吞噬,执念越深,魔障越重。唯有明心见性者,方能照见本来面目。
多少天骄,自以为道心坚如磐石,却在心魔面前溃不成军,最终沦为行尸走肉,道途尽毁。”
记住,无论心魔幻化出什么,皆如梦幻泡影,都要坚守本心。
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若连自己的心都看不透,谈何问道长生?
你为何修行?
为何求道?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你战胜心魔的关键。”
韩阳听完筑基四关的讲解后目光微凝,心中若有所思。
“有师尊指点,果然不同。”
他心中暗叹。
才深刻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好在他拜师金丹,修仙路上师长指引,不然这修行之路,若无明师引路,便如盲人夜行,纵使天资卓绝,也难免误入歧途。
“多谢师尊指点!”韩阳郑重其事跪下,额头重重叩在蒲团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一拜,不仅是对师尊的感激,更是对传道授业这份恩情的最高敬意。
他猴哥,饶是那般桀骜不驯,对授业恩师也是恭敬有加。
修真之人,若连这点感恩之心都没有,那与禽兽何异?
陆明月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对她而言,弟子天赋固然重要,但这份赤子之心更为难得。修道先修心,心正则道通,这个道理她再明白不过。
“此外,”陆明月衣袖轻拂,继续讲解道:
“明渊,你可知——即便筑基成功,这筑基修士之间,亦有天壤之别。
对于我仙门修士而言,筑基易,难的是筑基后所得的——大道之基。
而我们仙门修士与外面散修最大的差距,就是这道基。
道基,才是筑基修士的根本。
它决定了你日后能走多远,能攀多高。就像种子与大树的关系,什么样的种子,注定会长成什么样的参天巨木。
什么样的道基,就注定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
而这道基九品,一品一重天。每一品的差距,都如同云泥之别。
一、二、三品为上品道基,这类道基修炼神速,前途无量。得此道基者,方有资格问鼎元婴,乃至更高境界。
四、五、六品为中品道基,修行速度尚可,若有足够机缘,金丹有望。
七、八、九品为下品道基,修行缓慢,此生无缘金丹,而九品道基能修炼到筑基中期已是极限。得此道基者,如同负薪而行,举步维艰。”
陆明月长叹一声:“修真之路,从来不是简单的修为积累。道基品质,决定了一个修士能走多远,飞多高。这其中的差距,就如同萤火之于皓月,溪流之于江海。而且这道天堑,一旦筑基定型,便再难更改。”
韩阳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他原以为筑基不过是修仙路上的一个小阶段。没想到其中竟暗藏如此多的玄机,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未来的道途。
道基九品之说,他还是第一次听闻。每一品之间的差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