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低声报告。
果然,一队日军从仓库开出,沿着公路向据点方向急行军。
“再等等。“谢文渊冷静地吩咐,“等他们走远。“
半小时后,确认仓库守军已经走远,谢文渊下达了进攻命令。
主力部队如猛虎下山,直扑仓库。这里的守备果然薄弱,只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和几十个伪军。战斗进行得很顺利,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快!搬运物资!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
战士们迅速行动。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弹药和被服,这些都是根据地急需的物资。
便在这时,通讯兵跑来报告:“谢科长,据点日军回援了!“
谢文渊看了看怀表:“比预计的早了二十分钟。命令部队,按预定计划撤退。“
满载战利品的部队迅速撤离。谢文渊亲自带着一个排断后,在仓库周围布设地雷和诡雷。
“给鬼子留点纪念品。“他冷笑着布置最后一个炸药包。
部队刚撤到安全地带,仓库方向就传来接连不断的爆炸声——那是鬼子触发了他们布设的陷阱。
回到根据地时,已是傍晚。雪停了,西天的晚霞把太行山染成一片金红。
首长亲自在村口迎接:“文渊同志,你们立大功了!这一仗,不仅缴获了大量物资,还迫使鬼子收缩了防线。“
庆功会上,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清点战利品。张大山拿着一件崭新的日军大衣披在谢文渊身上:“试试,正合适!“
谢文渊推辞不过,只得穿上。林婉茹在一旁看着他,眼中带着笑意:“还挺像回事。“
是夜,谢文渊被邀请到首长住处。让他意外的是,王副部长也在。
“文渊同志,坐。“首长给他倒了杯热水,“今天找你来,是想听听你对今后作战的想法。“
谢文渊整理了一下思路:“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被动防御的态势,主动出击,打击敌人的交通线和补给基地。“
“说具体点。“
“比如...“谢文渊蘸着水在桌上画出示意图,“我们可以组织精干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开展破袭战...“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构思的战术体系,包括如何组建特种分队、如何开展敌后作战、如何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王副部长听得频频点头。
“这些想法很好。“首长最后说,“文渊同志,总部决定在太行军区试点组建特种作战分队,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又一个重担落在肩上。但谢文渊没有推辞,他感受到的是一种被信任的使命感。
走出首长住处,雪又下了起来。林婉茹等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件厚厚的棉衣。
“看你穿得单薄。“她轻声说。
两人并肩走在村中的小路上,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
“听说你要组建特种分队?“
“嗯。“
“我想参加。“
谢文渊停下脚步:“为什么?“
“我也是军人。“林婉茹抬头看着他,“而且,我懂日语,会医术,还能操作电台。这些不都是特种分队需要的吗?“
谢文渊沉默了。于公,林婉茹确实是合适人选;于私,他不愿让她涉险。
“让我考虑考虑。“
回到住处,谢文渊在油灯下摊开笔记本,开始起草特种分队的组建方案。窗外,太行山的冬夜漫长而宁静,只有哨兵巡逻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寂静。
在这个北方的冬夜里,谢文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这里虽然没有重庆的繁华,没有正规军的优渥待遇,但这里有真诚的同志,有共同理想,有为之奋斗的事业。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个新的篇章,正在这片被白雪覆盖的土地上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