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爷可不一样,他们一直都在努力扭转这个国家的命运,马哈茂德二世实施的许多改革措施,在后来都被凯末尔借鉴。
马哈茂德二世一登基,便出手干掉了奥斯曼帝国的禁卫军,从而正式掌控大权。
禁卫军曾经是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武器,但到了马哈茂德二世时期,它早已经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内部最可怕的顽固守旧派。
禁卫军的掌控者反对一切改变,他们掌控着国内最强的军队,甚至为了反对改革,还杀死了前任素檀,马哈茂德二世的父亲,
不消灭他们,就无法改变这个国家,只能任由奥斯曼帝国继续快速的滑落。
马哈茂德二世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提前做好了准备。
在1807年,禁卫军杀气腾腾地向素檀的宫殿进军,意图重演历次兵变戏码的时候,马迎接他们的是马哈茂德二世秘密训练出来的新式军队。
半个小时之后,这一支曾经让欧洲谈之色变的军队终于彻底的落幕,马哈茂德二世彻底的消灭了禁卫军势力,废除了已经不合时宜的乌理玛制度。
接下来马哈茂德二世开始了对军队的改革,并且聘请了普鲁士的军官,未来名震欧洲的‘老毛奇’担任顾问。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奥斯曼帝国和普鲁士两国相互派遣军校生和军官,奥斯曼帝国的陆军也不断地向普鲁士学习。
之后马哈茂德二世废除了落后的蒂玛制和包税制,颁布了新的法典,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奥斯曼的财政收入,摒弃教权,鼓励工商业发展。
从1824年开始,奥斯曼帝国就已经开始施行义务教育,恢复了很多被关闭的大学,向英、法、普等国派遣留学生。
从以上种种,就可以看出来,马哈茂德二世绝不是一个能力平庸的君主,同时也不是一个思想陈旧的统治者。
面对奥斯曼的危机,他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想要改变现状,但随着他改革的深入,他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民族主义的传播,国内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也让奥斯曼深陷复杂的民族问题之中。
英法俄不断的在各方面侵害奥斯曼帝国的利益,内忧外患应接不暇,无法获得稳定的外部环境,也让马哈茂德二世无法集中精力处理国内的问题,改革举步维艰。
这个时候英国的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带来的消息更让马哈茂德二世愤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