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赵正召见使团。
“大康罗诚,拜见大顺皇帝陛下!”罗诚带着众人拜见。
赵正道“刘雍可是说朕是伪帝,连发了三份征讨书,你一口一个大顺皇帝陛下,岂不是打刘雍的脸?”
使团成员都有些尴尬。
罗诚却道“大康和大顺是立场不同,各自有各自的拥护,外臣见礼,是礼仪也。”
言下之意就是说,我叫你皇帝,是因为我知礼。
并不意味着,你就是正统。
这不是罗诚的真心话,但是使团成员在,他也只能这么说。
“好胆。”一个臣子怒骂道“找死不成?”
罗诚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陛下要斩我,自然是轻而易举,但是斩我容易,却失了大国皇帝该有的气度!”
“罗诚,果真牙尖嘴利,当初摧毁西北的计划就是你提议的吧?”赵正问道。
罗诚迟疑了一会儿,还是点头,“是我。”
“难怪他们都叫你毒士。”
“这都是外人对我的误会。”罗诚说道“当时那种情况下,撤离很简单,但是不足以拖住大顺的脚步,因此,这是最好的办法。”
“你倒是诚实。”赵正颔首,他总觉得这个罗诚有问题,这些话看起来斩钉截铁的,他怎么有一种这是对方在给自己解释错觉呢?
“在皇帝陛下面前,撒谎无用。”罗诚道。
“你摧毁了西北,那是百万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憎恨你?”赵正又问。
“我直到,不过,正是因为如此,也帮助了陛下不是吗?”
“为什么这么说?”
“陛下大兴西北,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可曾经的西北本就破败贫穷,这些东西,留着也是无用,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拆除,我所作的一切,反而帮助了陛下节省了很多时间。”
“虽说,摧毁比创造容易得多,但陛下本来就有打算重建西北,二来,陛下还赢得了民心,不是吗?”
“你是个聪明人。”赵正此刻倒是有些欣赏这家伙了,他的谋士之中,曹子布用计正,徐凤至倒是比较剑走偏锋一些,但是还不够野。
这个罗诚,用计毒辣而且野,还特别的果断。
如果当初他手底下有这么一号人物,都不用他开口,一个眼神,这家伙就知道了。
很多事情,赵正也就不用出面去担责任,更不用背负一些污名。
可惜了。
这样的人才终究是少数的。
“说说吧,这一次入境是为什么?”
“我代表大康皇帝陛下来向大顺皇帝陛下和谈!”
赵正一愣,旋即周围的臣子都哄笑起来。
“和谈?”
“开什么玩笑,你们也配和谈?”
“打不过就投降啊,谈什么和谈,伪帝也配?”
周围人的嘲讽,让大康的使团成员涨红了脸。
想要反驳,却又无力。
罗诚也是觉得面上无关。
不过他一点也不觉得生气,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等到哄笑声渐小,赵正道“怎么个和谈法,是你们放过朕,还是你们停止发兵讨伐大顺?”
这是嘲讽,罗诚明白。
“我们陛下希望大顺能够停止进攻大康,毕竟大康现在已经不在中原了,距离中原也有几千里。”
“虽然立场不同,但是也算是同根同源,我们在海外开疆拓土,开的是咱们中原的人源,所以两国不如重修于好?”
赵正笑着道“行啊,让刘雍改国号就行,我就承认他。”
罗诚嘴角一抽。
让刘雍改国号,还不如直接杀了他。
改了国号,就是数典忘祖,他凭什么说自己是大康的正统?
手底下的人瞬间就会谋反,没人救得了刘雍。
这一招可太狠了。
“大顺皇帝陛下,改国号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改国号,那朕也不可能跟伪帝握手言和。”赵正淡淡道。
“陛下,先别把话说的那么绝对。”罗诚道“想来陛下对西域应该了解不少,在万象国的隔壁,还有一个疆域广袤的国家,叫做安息国。”
“这安息国是昆仑奴建立的,他们的国土面积丝毫不亚于中原,拥有不少人口,这个国家的人性子爆裂,而且喜欢战争。”
“我皇决定征讨安息国,在战争结束之前,希望两国能够暂时握手言和。”
“哦,朕算是听明白了,你们把朕当傻子!”赵正冷笑道“给你们时间腾出手去收拾安息国,等你们拿下了安息国,就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兵马来对付朕!”
“大康和大顺之间的战争,终究是内部的战争,是中原人自己的战争,对安息国是对异族的战争,而且安息国有东进的想法,安息国的使臣已经跟我皇谈论多次,想要联手东进,都被我皇给拒绝了!”
“刘雍还有这种觉悟?”赵正讥讽道‘当初他攻打匈奴,朕没有攻打他,他倒好,转身就称帝了,他在朕这里没有任何的信誉可言!’
罗诚心累。
这的确是刘雍做出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