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第七百十章 蒸蒸日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十章 蒸蒸日上(1 / 2)

“陛下,这么做真的行吗?”

“未来京城会越来越大,朝廷扩张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如果什么都朝廷来做,百姓得不到利益,经济不流通,对朝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大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恢复过来,蒸蒸日上,不就是因为咱们足够大胆吗?”

“朕也知道,这条路未曾走过,但是不代表咱们不能走通。”

“士农工商,商最其次,陛下,商人最重利,为了利益,他们什么都敢做,可以鼓励,但是不能让他们骑到头上去。”卞梁说道。

赵正道“人有好人坏人,商也有良商和奸商,对良商,我们自然是要扶持榜样的,对奸商一定要重点打击。”

“规矩再好,可执行的人不行,也没用,你敢说,士没坏人?”

“昔日门阀者,俱士也,何如?”

卞梁哑口无言。

“朕用商,也自然会有规矩来限制他们,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朕打算立法!”

众人来了精神。

“保障工人,所以设立了工人保障法。”

“为了保护百姓,所有有了大顺国法。”

“那么现在,咱们需要商的力量,是时候设立商业法了。”

这才是赵正的杀招。

立法!

既提高了商人的地位,又做出了限制。

只要按照规矩来,跟着朝廷的节奏来,一切好说。

不听话,就当肥猪宰了就是。

在场之人没有几个是傻子,都明白了立法背后的含义。

“臣没有异议了。”卞梁说道。

“这房地产法案是一次尝试,做得好,大顺将在未来十年内快速腾飞,做不好也无妨,及时叫停。”

“这几年,人口,暴增,粮食的猛增,牛马器械的增加,使得农作效率增加,多出来的人口必然要引导至大城市。”

“大城市机会多,而且教育好,交通好,医疗好,所以未来在城市扎根的百姓也会增多。”

“所以现在要开始逐渐放宽各个州府流通限制。”

“全国这么多州府,不可能雨露均沾,总有发展好的,总有发展不好的。”

“发展好的,名列前茅的,咱们给与更多的资源,未来百万人口的大城会越来越多,咱们要做好引导。”

随着赵正的描述,几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说白了,这跟之前的大康完全不一样。

昔日大康,百姓不流通,滞留在当地。

以至于豪强门阀增多。

而现在的大顺,引导乡村百姓去城镇,去更大的城市。

更发达的州府,将把周围不发达州府的人口吸纳过来,形成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可是陛下,这么下去,真的不会出事吗?”

“能出什么事?”

赵正知道他们的顾虑,便说道‘这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现在的京城人口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再过两年,超过五百万,乃至千万。’

“一城堪比一个大国的人口,你敢想象吗?”

“就算是三百万人口的京城,也是古往今来第一大城,可这个大城镇只不过用了几年时间而已。”

“底部的资源会逐渐供应头部,所以京城拥有最好的资源,中原的百姓是最上进的,新一代依旧会有思乡之情,但是两代人,三代人之后,他们就会在大都市落脚扎根。”

“这也是为了杜绝门阀豪强,你们可懂?”

众人沉默。

他们能想象到那种宏大的变化。

千年未有的大变之世。

就连他们这些走在时代前沿的阁老,都有些跟不上。

但听完皇帝的描述之后,他们还是觉得自己太胆小了。

而且,他们总觉得皇帝好像看到了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

似乎一切都会很顺利。

而皇帝,至今以来,还没有做错过。

既然如此,只要跟着冲就行了。

这一刻的大顺,似乎陷入了一种盲目的发展之中,各行各业,都在野蛮生长。

让人害怕。

不过赵正是清醒的。

他很清楚,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如果自己做了这么多努力,还是不温不火的,那意味着旧时代的余晖还在限制新时代的火苗。

上辈子,那伟大的国家,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就走完了别的国家连三百年的历程,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学以致用呢?

当然,有系统兜底,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蹚浑水。

直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还有,接下来朕会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在西域的战争之上,内政就拜托你们了。”

“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几人离开后,赵正把军机处的人叫了过来,开始商议西域攻略。

“南洋归附,水师三军,水师四军驻扎在这里,可以以南洋为跳板,对西域进攻,比从陆路走更快,还能够快速打开局面!”

“刘雍有万象国的底蕴,正在快速的扩军,从最新情况来看,现如今,刘雍手底下有超过一百万的军队,而且他们还和安息国合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