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寒门长媳的日常> 编写讲义(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编写讲义(下)(1 / 1)

十日后,回来的不是公公,而是另一位经常和公公一起结伴赶路的杨伯。

当然,这个消息也是陈牧告知她的,“杨伯说,爹让他转告我们,阿寅只说了一句‘可行,一切都听大嫂的。”

然后,陈牧还递给她了一个包袱,打开来看,里头都是陈寅最新的一些资料,还有一封向益京书院的申请同意书。

孟月不得不佩服,“读过书的,脑子就是好用,做事也考虑得周全。”

益京书院若是不同意,书院学子私下往外传递资料,简直是可以开除学籍的,而有了书院的首肯,后续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

孟月还注意到,同意书上还有“学子顾念乡里,要为家乡学问尽一份绵薄之力,实乃大善之举”,这句话把孟月说得也通体舒泰。

当然也因为这句话,孟月决定先真正地向县里督学申请。因为陈寅是顺天书院考出去的,她想如果可以,就把她编写应考讲义的事情,就先在顺天书院进行试点,龙门书肆也参与抄写印制,分一杯羹。

------

她还记挂着给夏冬拿讲义和资料的事情,大龄考生都不容易,就跟前世一样,一边工作一边考编,实在难以兼顾。

而夏冬考了多年还屡试不中,孟月此时若出手帮了一把,将来他真的考中了,也将会是自己的一条重要人脉嘛。

但到底男女有别,孟月便让陈牧按照陈寅信中给的夏冬家的地址,挑挑拣拣又抄抄写写,将厚厚的两大本,一并给他送了去。

------

而这边,县里督学的回复,来得也比她想得快得多。

六月中时,一册名为《考前重点复习讲义》的书,便摆上了顺天书院学子的案头。

再到七月放榜时,顺天书院贴出来的考取公告中,“夏冬”之名果然就在其列,而且一起考取的,有五位之多,这相较于去年,已是相当大的突破。

督学这边自然又给了除去编写讲义的酬劳而外的,相应的奖励——霁月先生得了三贯,而龙门书肆作为此次抄书的主要出力者,也得了两贯之多。

而更大更深远的影响,还在后头呢!

因为有督学的这个奖励,龙门书肆将县里给的嘉奖令,堂堂正正地摆在了书肆正中间最显眼的位置,又带火了一波经营。

------

而县里自然是不肯让这份应考讲义流落民间,于是又花了六贯钱,买断了讲义的版权,规定让龙门书肆主要负责书籍的抄写和供货。

而岳三娘这次也学着孟月之前的做法,不想让她的书肆成为整个行业的众矢之的,主动向督学写了陈情书,请求整个书行行会,一起来为学子们编写讲义。

虽然规定不能上市流通,不能利滚利,但书行要负责整个当涂县书院的临考讲义,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不仅督学那边觉得她们两位女子有情怀有侠义之风,就连行会的苏老伯也十分感动,这么大一笔单子,还是和督学打交道,龙门书肆和孟娘子就这么让出来了,他属实有些惊异,甚至觉得自己从前对她们这样出风头还有些微词,如今便全部转变为对她们的敬佩。

自然,他也不能真正让她们吃亏——于是,在行会内部,就还是按照之前说好的四六分账,漂漂亮亮地把这一单做完了。

因为七月初考完,马上就是全县学子们都放假,所以他们编的这些按照不同年段编写的应考讲义,便都要到九月新的一学年开学时,才能发到学子们手上。

但买断版权的那六贯钱,还有后期因为增加了册数所新增的六贯多钱,都悉数到账。

按照四六分,孟月和书肆就又拿了六贯钱,再按照她和岳三娘之间的二八分,岳三娘又拿给了她两贯,这就是八贯。

“加上之前奖励的三贯……”孟月惊呼,“哇,十一贯!”

这简直是,知识就是力量,也是金钱的具象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