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1990:刑侦档案> 第40章 缺乏并案调查的依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缺乏并案调查的依据(1 / 2)

半小时后。

县公安局三楼会议室。

烟雾缭绕,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墙上时钟的指针早已滑过午夜,但没人有丝毫睡意,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和挫败感。

安振邦被排除嫌疑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灭了众人心中刚刚燃起的、本以为能驱散寒意的微弱火苗。

秦建国狠狠嘬了一口烟,烟灰簌簌落下,他望向孙荣,声音沙哑地打破了沉寂:“孙处,接下来怎么弄?十几天了,马上都快过年了,高大山的案子迟迟没有进展,这又添了一桩新案子…人手就这么多,怎么分?”

孙荣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叹气道:“还能怎么分?老案子不能放,新案子也不能等。”

赵康接话道:“要不一半的一半,老案新案一起查?刘艳这个奸杀案的难度应该没有高大山案难度大,尽快把这个案子给破掉后,再重新投入到高大山案当中。”

“康哥你说得轻巧。”陈年虎忍不住抱怨,“碎尸案那边,该查的人都查了几遍了,再查还能查出花来?新案子又是一片茫茫人海,一半人手哪里够?我建议先全力查刘艳案,另外查完了也要歇一歇,反正高大山案已经是大概率的悬案了,该放就得放,不然咱们就是铁打的也熬不住啊。”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无奈的附和声。

最近的压力实在太大,宛若实质般压在每个人肩上,让人喘不过气。

李东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孙处,秦队,我有一个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

“你说。”孙荣言简意赅。

“我在想……”李东斟酌着用词,目光扫过众人,“这两起案子,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凶手干的?”

“咋可能。”张正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东子,你这就太生拉硬凑了,一个分尸,一个奸杀,犯罪手法完全不同,这怎么能扯到一块去?”

“我倒是觉得东子说的不无可能。”陈磊沉吟道,“你们想,两起案件发生的时间很近,就前后脚,而且凶手都极其谨慎,反侦察能力很强,高大山案到现在,除了第一个抛尸袋,啥都没捞着;刘艳案这边,现场除了精斑和安振邦的痕迹,凶手自己的线索几乎为零,这种‘干净’的手法,有点像是同一个人的风格。”

“风格?”赵康摇头,“风格不是这么比的。分尸是为了泄愤和抛尸方便,说明凶手跟高大山有深仇大恨,虽然同样是熟人作案,但跟强奸杀人完全不是一码事。”

“关键是,这些天,咱们把高大山身边那些有嫌疑的人都快查秃噜皮了,凶手不出意外就在这些人当中,只是找不到突破口而已,而这些天咱们白天几乎天天上门,我谅他没那个胆子白天应付调查,晚上还敢出去犯案!”

“对!”

付强颇为认同,他觉得李东的这个想法非常不专业,望向李东道,“小李,康哥说得对,这些天,高大山的所有社会关系,已经被咱们彻底查通了,期间没有任何一条社会关系,能跟今天的死者刘艳搭得上关系,高大山和刘艳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任何交集…杀高大山的凶手,怎么可能是杀刘艳的凶手?”

“好了。”

秦建国用力掐灭了烟头:“都别争了。”

他颇有些护短地说道:“东子的脑子一向很活,有想法,也敢于提出想法,这一点值得鼓励。”

顿了顿,他还是道:“但是,破案不能凭感觉,要讲证据、讲逻辑。”

“高大山案和刘艳案,不管是从犯罪逻辑,还是作案手法以及杀人动机,都差异巨大,缺乏并案调查的依据。我们不能因为高大山案陷入了僵局,就病急乱投医,把两个案子强行捆绑在一起,那样做,非但可能找不到真相,反而会干扰甚至带偏对刘艳案的侦查,把刘艳案也拖进死胡同。”

最后又补充道,“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除非这中间存在着一个我们之前完全忽略了的、让高大山和刘艳产生强关联的连接点…只是目前,还这个连接点还没有出现。”

孙荣对秦建国的发言表示认同,也开口道:“老秦说得对。目前的策略,还是按照两个独立的案件去侦查。高大山案那边,赵康和市局新派过来支援的两位同志,继续深挖高大山所有社会关系的矛盾点和时间线,尤其是那些夫妻相互证明的,给我往死里抠细节。”

“刘艳案这边,我和老秦亲自带队,集中人手,从明天起开始攻关,对刘艳的社会关系进行彻底摸排,重点排查那些可能知道她和安振邦关系,且有条件实施犯罪的人!”

“是!”

众人应声,但语气中难免带着沉重。

李东没有争辩。

他心里明白,孙处和师父的决定从程序上和常规逻辑上看,是稳妥且正确的。

但他同样清晰地感觉到,两位领导的潜意识里已经出现了一种“畏难”和“避错”的情绪。

他们下意识地拒绝将两个巨大的麻烦联系在一起,因为那意味着更加巨大的压力和更加不可控的侦查方向。

他们怕了,不是怕凶手,而是怕再次失败,怕投入巨大精力后却发现方向谬误,那对大家本就颓丧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