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权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眦必报> 第一卷 第41章 李家村搬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卷 第41章 李家村搬迁(1 / 2)

巴特尔一行人到朔风城,再到离开的这三日,沈知韫都没出面。

在她看来,不必花精力与巴特尔牵扯,自己另有事情要做。

既然明知不久后将有饥荒,沈知韫必定要有所准备,之前调来的粮草可要确保万无一失。

距离她重生已经有半年了。

沈知韫仔细回忆这段时间的事情,梳理一番。

她重生后,改变了陈屹川外出遇敌的死局。

而后带着范天雄、李汉升等人守住朔风城,不像上辈子那样被害得折亡半城。

甚至还捉住了勃律,可谓是意外之喜,坑了陈玄策一把,得了皇帝钦赐的靖安县主名头。

不管怎么说,她掌握了一定权势。

在战中,多次出谋划策,赢得范副将、李汉升等城中将领的敬佩。

而后,她施恩于秦岳,崔凛、谢淮等人才,暗中栽培李大虎、余寻卿等小兵小吏,培养眼线,替自己拉拢可靠有本事之人。

更是借着发放抚恤金、惩治恶霸,替百姓讨回公道等事,赢得城中百姓和将士的信任。

如今在朔风城内,她的声望仅次于陈玄策。

可惜,还不够。

天下大乱之际,唯有自己手中有兵,才能安心……

沈知韫执笔,在纸上一一写着自己要做的事情。

写完,垂眸仔细看了一遍,才拿起这张纸,放在烛火上,静静地看着火焰四起,将纸烧毁干净。

外头有脚步声走近。

陈屹川过来与她一道用膳。

“母亲。”

声音微扬,显然心情不错。

沈知韫抬眸,含笑看着他:“过来坐。”

她要借助陈玄策的权势,子嗣必不可少。

这段时间陈屹川受同窗影响,再加上钟夫子管得严,态度越发端正,学业更上心了。

沈知韫取来手帕,为他擦着额头的热汗:“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冒汗了?”

陈屹川笑嘻嘻道:“我走得急了些。”

“今日可有用空陪我用膳?昨日母亲不知道忙着什么,我一日都没见母亲了。”他暗暗不满。

“不是晚上去看了你?”

“那不算。”

沈知韫失笑,叫人把晚膳端来:“莲房鱼包、红烧蹄膀这些都是你爱吃的。”

边说边给他夹了些菜。

这段时间沈知韫一改上辈子对他的纵容,严厉管教一段时间,借着同窗改正了他的性子,又化解了汪映葭在中间故意产生的误解。

一时间,母子关系格外融洽。

沈知韫摸了摸他的脑袋。

如今,即便回到京中,她也不怕陈母暗中挑唆。

陈屹川离开后,沈知韫翻看这几日的账簿。

她在朔风城内有不少铺子,粮铺、布坊等等。

已经有粮铺掌柜发现不对劲,粮价进价增高,试探性询问沈知韫是否要调高粮价?

沈知韫自然拒绝。

粮铺一旦有这趋势,再加上周边传言纷纷,百姓如何不会人心惶惶?

而且当下,除了粮价之外,她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此时外头天色泛阴,寒风刺骨。

沈知韫估摸着日子,吩咐秋月几声。

李家村。

李大虎的爹娘拉着些粮食,准备去城内卖。

他们听说,最近外头粮食价高,这时候去卖,能多卖几文钱。

到了城内,打听一下,城东三间米铺还是原来的价格,其他粮铺价格都高了几文。

过去打听时,正好有人买粮,犹豫地说今日的价钱贵了。

店小二却说:“哪里贵了,没听说这段时间外头缺粮?”

“嫌贵,爱买不买。”

李父原先有些欢喜,可仔细一琢磨,拉了李母一把:“这粮还是留一半吧,这几年到处不安稳,还是留着点。”

李母自然应好。

家里大事她都听李父。

反正今年家里的口粮都备好了,是不愁吃,他要谨慎些,那也没错。

他们奔波一日,卖了钱就匆匆回去。

到李家村外,远远的就见一群官兵围在那里。

李父心头一紧,冒出不妙的想法:“这是怎么了?”

过去时,只见村长与其他几个乡老都出来了,和官兵说着什么,愁眉苦脸的样子。

其他村民围在一旁说话。

他一过去,官兵就注意到,眼神扫过来:“可是李家村人?”

“正是。”

他连忙应和。

“那好,上头有令,要你们明日搬离村子,不得有误。”

这话可把李父吓到了,大惊失色:“搬离村子?这、这我们住哪?”

“我住了这么久的地方,好端端的怎么要搬走?”

他连忙看向村长,满是不解。

村长叹了口气:“是沈夫人有言,说这几日陇山会山崩,会危及村子,叫我们搬离。”

“地方也安排好了,我们先搬离几日,看看情况再说。”

陇山?

李家村正是位于陇山山脚,山谷流出的河水悠悠贯穿村子,若非有战事,日子平淡宁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