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不迎春> 腾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腾冲(2 / 4)

饭店的群发消息固然让人烦扰,但出门在外的游客很需要这样的小提示,苗晓惠请着假,仍尽职尽责,迟肖找到这样的店长,真该考虑给人家涨工资。

她给苗晓惠回了一个多谢的表情包,并关心一句:[阿姨检查得怎么样啦?]

苗晓惠没回。

奚粤把手机一扔,就又睡过去了。

第二次醒来,是晚上了。

窗外黑下去了。

她睡了整整一天。

起床想上厕所,可是头重脚轻,第一下差点没站起来,脚踩在地上,痛觉沿着神经一直传递到腰,迈出第一步的动作变得困难无比。

久睡后,爬山后遗症开始显现。平时从来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日常运动量最大的活动应该是早晚高峰挤地铁,徒步十几公里对于奚粤来说,能挺过去是一关,能耐得住之后几天身体的延迟反应,是又一关。

皮肤上的擦伤很不舒服,扭伤的脚踝不舒服,腰不舒服,胳膊不舒服,大腿不舒服......酸,胀,痛,好像身子不是自己的了,完全不听使唤。

她强撑着起身,扶着墙去卫生间,再扶着墙回来......在房间地板的边角,她再一次发现一只长腿蜘蛛,可这一次连把蜘蛛赶走的力气都没了,完全弯不下腰。

她只能拿着云南白药喷雾,绕着蜘蛛喷了一圈......让它自生自灭吧。

然后重新倒在了床上。

想再睡一会儿,却再也睡不踏实了。

她望着天花板发呆。

窗外仍有朦朦胧胧的滴水声。

奚粤知道,又在下雨。

又下雨了。

回想一下,这是她来到腾冲的第五天,其中大概有四天都泡在淋漓不尽的雨水里,剩下半天乍晴,还有半天雾蒙蒙。

这五天她都干了些什么呢?

和顺古镇里逛得差不多了,古镇外还没怎么走,拍照片,写游记,吃米线,徒步,捡蘑菇......最后吃进肚里的还不是她捡的蘑菇。

除此之外就是,认识了几个人。

......

在腾冲认识的人,和以前认识的人有什么不同么?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大概就是,她和这里的人相处都很放松,聊得来就热情地说多几句,聊不来也没关系,反正和这些人没有工作上的往来,没有任何人情世故需要纠缠,旅途结束后,再无交集。

看来人和人相识的起因,交朋友的契机,还有相处的环境条件,都极容易影响这段关系的走向。和旅行中认识的人成为好朋友,一定比和同事成为朋友容易得多。

可是。

可是然后呢?

她可以一辈子呆在简单的人际关系里吗?

可以留在这样的环境里,永远不回到本来的世界吗?

她可以一直用这个帅气的索隆pose的照片当头像,永远不换回以前的微信吗?

还是要回去的。

还是要变回以前的。

如果是这样,此行来到云南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短暂逃离的意义在哪里?

是像无数攻略里说的那样,逃离现实,治愈自身?

可她连自己的伤口在哪都不知道啊。

和山里徒步留下的伤痕累累一比,从前的种种,逼迫她做出出走决定的高压生活充其量算是一种慢性病,都市人都有的慢性病,真的能治愈吗?

奚粤坐在床边,在出走的第五天,来到云南的第五天,在腾冲安静的夜里,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怪不得都说人不能昼夜颠倒,因为很容易会产生与世界背离的孤独,一种被抛弃感,一种没来由的空虚,会胡思乱想。

奚粤此时此刻体会到了。

窗帘仍旧留了一条缝,她顺着望出去,那缝隙外面是黑漆漆的夜,什么都瞧不见。好像此时此刻的她也身处这样一条缝隙之中,两侧都是山崖,山崖下即便有再美再迷人的幻景,她也终究要回到崖上的。

这样一想,还真是,挺没意思的。

......

手指在不足一页的微信对话框上来回悬停。

奚粤发着呆,思考自己这次旅行是不是可以结束了。

对话框这时忽而跳了下。

是苗誉峰跳到了最上面。

他问她:[来吃晚饭啊?]

不说还没觉得饿,这么一说奚粤才回神,晚上九点多了,她竟然一整天都滴水未进。

她给苗誉峰回:[吃过了。谢谢。]

苗誉峰回了一个ok。

奚粤艰难挪动,把双肩包拎过来,翻出一个昨天在山上没吃完的豆沙面包,就着八宝粥,草草吃了,一边吃一边翻手机,查看在腾冲还未来得及打卡的景点,以及,未来一周回北京的机票。

念头就是这样,越是忽如其来,就越是有成行的可能。

想了想,她曾经对云南动心起念过那么多次,又是计算假期,又是看特价机票,到头来竟还是临时起意,不顾一切买了原价机票来到这里。

现在有了离开的想法,好像也该立即付诸行动才对?

就是这样简单,随心,也可以说是草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