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第七十章 湖畔偶遇吴御史:论开源与节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章 湖畔偶遇吴御史:论开源与节流(2 / 2)

闲心中暗喜,知道这是进一步加深关系的绝佳机会,自然从容应允:“蒙大人不弃,晚生荣幸之至。”

二人遂移步望湖楼,选了一处临窗的雅间。

酒过三巡,菜肴精美。

窗外湖月渐升,气氛愈发融洽。

吴御史放下酒杯,神色稍正,开始了真正的考校:“林生才识过人,老夫甚为欣赏。如今朝堂之上,开源节流之策争论不休,不知林生对此,有何高见?”

这个问题紧扣时政,极具分量。

林闲知是关键,略一沉吟并未直接引经据典,而是从容不迫举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晚生浅见,开源与节流犹如人之呼吸,一呼一吸缺一不可。然学生以为,节流如同节食,固然能解一时饥荒让体内存粮消耗得慢些,但若只节流不开源,终有坐吃山空之日,人也会日渐消瘦。而开源则如开荒垦田,虽初期筚路蓝缕,辛苦异常,但一旦田亩开辟禾苗生长,则能源源不断产出粮食,使家国仓廪充实,此乃长久兴盛之本。”

吴御史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赞道:“此言甚新!细细道来!”

林闲受到鼓励,思路更清晰。

他略一整理思绪,结合实例阐述:“譬如朝廷如今头疼的漕运损耗问题。若只一味强调节流,严查惩处,固然能暂时压低账面损耗,但若漕船依旧老旧迟缓,河道依旧淤塞难行,吏治依旧弊端丛生,这‘损耗’如同堤坝渗水,堵住这里,那里又漏,防不胜防,成本高昂。反之,若肯投入,以开源促节流……”

林闲见吴御史听的两眼放光,这才顿了顿继续举例:“比如拨款研制更坚固快捷的新式漕船,大规模疏浚关键河段,改革漕运管理制度,明确权责严明赏罚。此举初期看似花费巨大,但长远看漕运效率大增,运输时间缩短,货物损耗自然大幅下降,朝廷税收反而增加,百姓负担或可减轻。此乃磨刀不误砍柴工之大智慧!治国亦然,与其锱铢必较,处处设限,不如营造一个公正、高效的环境,鼓励农桑,振兴工贾,使天下财富如活水,源源不断,如此,国库何愁不充?百姓何愁不富?”

林闲这一番论述,既有高度比喻又有具体实例。逻辑清晰见解深刻,直指问题的核心,将“开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战略层面。

吴御史听罢,竟忍不住抚掌轻拍桌面,赞叹道:“妙啊!以开源促节流,磨刀不误砍柴工!林生此论务实而深远,直指要害。将开源提升至战略高度,非那些只知空谈节俭、畏缩不前的迂腐之辈可比。更非那些只会斤斤计较、锱铢必较的庸吏所能见!甚好!”

他看向林闲的目光已不仅仅是欣赏,更是带着一种发现璞玉的欣喜与期许。

这次湖畔偶遇,无疑让林闲在这位朝廷重臣心中,留下了极其正面的印象。为未来的仕途,悄然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