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她也会更爱他吧。
如今形势,不太乐观。
自家殿下要怎么博得淑妃欢心,那郑女一颗心都在五殿下身上,即便嫁给自家殿下,真的能跟殿下情投意合相敬如宾的过日子吗?
若是跟郑氏女之间有龌龊,淑妃再不满,爵位可怎么办。
小福子实在忧心忡忡,不知自家殿下要如何破局。
李从的生母,只是个卑微宫婢,生下李从后,也不曾获得位份,他从小被交给淑妃抚养,生母去世时,还是淑妃看他可怜,给他生母求了个位份,以美人身份下葬。
若淑妃无亲子,必然会把他如珠如玉的对待,什么都会紧着他,但淑妃偏生有亲子,皇子在他父皇眼中,也并不金贵,毕竟李从是七皇子,上面六个哥哥,下面还有十个弟弟,偏偏都没早夭,都立住了。
比起后宫其他高位嫔妃,淑妃是小户女出身,父亲只是个七品小官,即便淑妃封了妃,成了后宫四妃之末,淑妃之父也不过提拔了个五品闲官,淑妃一系的皇子,是绝没有可能被立为储君,继承大位的,亲子不可能,他这个养子,更不可能。
李从进了宫,照常先去勤政殿给父皇请安。
也照常根本见不到他的好父皇,随后他才去清凉殿,给淑妃请安。
对待淑妃,李从很尊敬,也很贴心,他准备了礼物,是一串珍珠珠链,各个珠圆润泽,足有指头大,淑妃爱不释手,甚至当即就戴上了。
淑妃最爱珍珠,但珍珠价贵,皇帝嫌喜珍珠之风奢靡,未免劳民伤财,不让大规模采珠,御贡的珍珠都要先紧着皇后和贵妃挑选,淑妃一向是捞不到的。
皇后是一国之母,是皇帝发妻,贵妃宠冠后宫,淑妃却只是因为是潜邸老人又生了皇子,才得以占了个四妃的位子,面对皇帝,淑妃一向拘谨,也不敢让皇帝知道自己喜欢珍珠。
毕竟贵妃制一顶珍珠冠,便是用了宫里五年的珍珠份额,皇帝只会赞贵妃生的美貌,这珍珠冠正与贵妃相宜。
但淑妃连自己喜欢珍珠这件事,都不敢表露,生怕皇帝说她奢靡,身为后妃不崇节俭,德不配位。
“七殿下当真是孝顺,被陛下外派到福州,也不忘给娘娘带东西呢,瞧这南珠,不比进贡的差。”说话的是淑妃身边的大丫鬟芳春。
“芳姑姑谬赞了,母妃将儿臣抚养长大,儿臣不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只要母妃高兴就好。”
李从面上有些受宠若惊,似乎让淑妃高兴对他来说,是多大的荣耀似的。
然而他内心无比平静,说来能知道这些后妃甚至是父皇的喜好,还要多亏了谢明枝,她为了帮他铺路,不仅是父皇个各位嫔妃,便是前朝朝臣的夫人小姐的喜好,也摸得很清楚。
他曾经不太喜欢她如此长袖善舞,觉得太过钻营,可后来才渐渐了解,谢明枝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
“你月钱能有多少,攒这么一串珠子可不容易,你有心了。”淑妃赞道。
芳春瞥到李从的眼色,当即道:“娘娘,前几日德妃不是跟您炫耀陛下赏赐给她的明珠,现在您也有了,还是殿下孝敬的,说出去不比德妃娘娘更扬眉吐气。”
淑妃很满意:“不错,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儿子都要娶妃开府了,还比陛下的恩宠有什么意思,德妃可没儿子,更没我儿这么有本事,还知道孝顺。”
“将来殿下娶了正妻,夫妻俩一起孝顺娘娘,娘娘的福气,更大了。”芳春说着凑趣的话,让淑妃更加满意。
“母妃为你定下的,是我母家的内侄女,最是贤惠不过,今日正好她在宫里,你们未婚夫妇也见见面,熟悉熟悉,我在雪浮宫摆宴,你们年轻孩子们可以赏花也能有事做。”
李从微微一笑,郑氏是否贤惠,他难道不知?毕竟这可是上辈子他第一个王妃,按理说该是原配,可他成了皇帝,却根本没追封郑氏为皇后,因为她,本就是不配的。
心中腹诽很多句,李从脸上表现的,却是完全没意见,但凭淑妃吩咐,这让淑妃更加满意。
两人一前一后去了雪浮宫,李从表现的就如同任何一个孝顺儿子,鞍前马后嘘寒问暖。
行至御花园狭道,淑妃听到一声低泣,奴婢听到了,本想过去呵斥,宫婢随意哭泣,扰了淑妃娘娘的安,该当何罪,然而下一句宫婢就吓得噤若寒蝉不敢上前。
“表哥,我不想嫁给七皇子,我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