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花一百八十文买了野猪皮,见铺子里的汤婆子比家里用的好使,便又花一百二十文买了两个,带回去给娘一个,自己一个。
买东西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再加上杂货铺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多,知夏看啥都觉得家里缺。
想着林寄明之前在战场受过伤,便给他买了一坛调理身体的药酒,五福天天在外面跑,给他买了把小匕首用来防身,四海还小,就给他买了一块不知道啥材质也没多贵的玉佩。
她在小食铺的时候,见不少读书人佩戴饰物,四海马上也要入书院,该有的也不能少。
不仅如此,还给自己买了个装首饰的匣子,几本用来增加生活趣味的话本子。
又在角落的位置找到了一本连掌柜都记不明白啥时候收来的小手札,知夏见手札上绘制了不少药材并记录了一些跟医术挂钩的内容,想着或许能带回去涨涨见识,便一并买回去了。
一口气买了这么多东西,掌柜也是喜笑颜开,临走前,另外又送了知夏几小块切糕,并让她下次有需要再来。
知夏和彩云拎着大包小包刚从杂货铺出来,林寄明正巧牵着骡车来到门外。
见她买了这么多东西,心里也是惊了一下。
寻思之前家贫,家里人都节约惯了,媳妇儿花钱也是计划了又计划,唯独女儿与众不同,花起钱来毫不犹豫。
惊讶归惊讶,到底没说啥,还下骡车从知夏手里接过她买的东西。
“买了这么多呢?”
知夏嘿嘿笑着,“有些是我的,还有些是送给爹娘、哥哥和四海的。”
几人正将东西往骡车里塞,不远处传来呼救声。
“救命啊!谁来救救我?”
几人回头望去。
一名女子被一群地痞流氓团团围住,正簇拥着她往偏僻的地方走,她不想去,可又根本挣脱不出来,只能在那群地痞的嬉笑声中边抵抗边呼救。
来来往往的路人只是往她的方向望上一眼,便摇着头离开了。
倒不是他们不想管。
对方六七人呢,实在管不了。
彩云许是想到了自己之前悲惨的经历,往知夏的方向看去。
“小姐,要不咱们去报官吧?”
知夏有些犹豫。
“等官差来,她早就遭毒手了。”
对方人这么多,又都是亡命之徒,哪怕有爹在,也难保证将人救下来完全不受伤。
这世上,不平之事千千万,若力所能及,她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可眼下不是逞强的时候。
那便只能路见不平,绕道而行了。
林寄明望着那个方向好一会,最终将手中的缰绳交到了知夏手中。
“你们去城门口等我,那边有守城的士兵,相对安全,我很快回来。”
知夏诧异的看向他。
“爹,你要去救人?”
林寄明点头,“没看见也就罢了,眼下看到了,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知夏有些担心。
“那么多人呢。”
林寄明拍了拍女儿尚且稚嫩的肩膀,语气坚定,“放心,爹不会轻举妄动,也不会再让你们沦为孤儿。”
说完,便大步往那群混混离开的方向走去。
望着老爹高大的背影,知夏知道他出身战场,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她没法去拦,那便只能尽自己所能去保证他的安全。
毕竟,娘如今还怀着身孕在家等着他们呢,可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彩云,快上骡车,咱们去城门口喊人帮忙。”
彩云点头,迅速爬上了骡车,坐在知夏的另一边。
知夏平日里虽然极少赶骡车,却也是跟着林寄明学过的,不然他也不会放心将缰绳交给知夏。
他深知宠爱不是溺爱,儿子也好女儿也罢,以防万一将来会出现啥意外情况,平日里可以懒,但该学的还得学。
好在天寒地冻的,路上行人少,知夏赶着骡车跑的飞快,没一会便到了城门口。
她跳下骡车便来到一个看起来像士兵头子的人面前。
“官爷,方才我们在青石街看到一群小混混强抢民女,从北边的巷子绕进去了,刚才我爹已经跟去救人,你们可否去几个人帮帮他?”
维护县城内的治安,本也是城门守卫的责任。
领头的人一招手,便见几个士兵往他的方向聚拢来。
为免误伤,那人望向知夏。
“你爹叫啥?”
知夏忙说,“林寄明,我爹叫林寄明,拜托官爷了。”
领头的人愣了一下,赶忙带着一小队人小跑着离开了。
知夏见状,才终于松了口气。
她才跟着爹学了两三个月的功夫,趁别人不注意,搞偷袭或许能起到点作用,在那么多人面前,只会沦为敌人的靶子。
再说刚才去了那么多士兵,自己还是不去凑热闹的好。
眼下就希望爹别受伤才好。
知夏将骡车停在城门口不远处的空地上,等了大约两刻钟,林寄明回来了。
跟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刚才领着一队士兵离开的那个士兵头子。
士兵头子跟在林寄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