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里一整天,拒绝与人沟通。
监狱的心理辅导员介入了,但根深蒂固的恐惧和群体性沉默并非几次谈话就能化解。
林建奇在一次跨部门会议上,听监狱系统的同行提及了这起“狱内欺凌事件”(同样未提具体姓名),他的眉头紧紧锁住。他意识到,有些东西,法律判决可以制裁,高墙可以禁锢,却难以轻易从人心深处根除。那种在特定环境下被激发出的“恶”与“懦弱”,仿佛一种顽固的病毒,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再次发作。
郑雅萍得知后,沉思良久,在笔记上写下:“惩戒与矫治,如同车之两轮。显性的惩戒易行,隐性的矫治,尤其是对抗这种群体性心理创伤和行为模式的复现,需要更科学、更持久、更深入的努力。否则,高墙之内,恐成另一处‘新城场站’。”
高墙之上,蓝天依旧。
高墙之内,阳光却难以完全照进每一个心灵的角落。那场发生在过去的暴力,其漫长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某些人,驱使着他们在新的牢笼里,可悲地重复着旧日的剧本。打破这个轮回,需要制度更精细的设计,也需要个体在极度困境中,那一点点未曾完全泯灭的、面向光明的勇气。而这,远比建造一座监狱要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