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去定义一个新世界,而是重新确认“定义”这个行为,必须基于一个不容置疑的、前逻辑的“基石”!
“理伯!小理!”源曦的声音响起,不再是依赖复杂的语言,而是回归到最原始的、指向与确认的姿态,“看着我们!指着这艘船!说出它的名字!”
他不再试图去修复法典,而是通过全维共生水晶,用一种超越语义的方式,传递一个最根本的指令:
“所有星界!所有生灵!忘记定义!只是确认!指向你身边最确定无疑的事物,无论是用手,用念,还是用心!将这份‘指向的行为’,这份最原始的‘确认冲动’,传递过来!”
“我们要告诉它,即使所有词汇失去意义,即使逻辑彻底失效,但确认某物‘是其所是’ 的这个行为,就是意识对抗混沌的第一个坐标!”
这一次,回应是极其艰难而缓慢的,如同在概念的流沙中固定锚点。
第一个微弱的“确认”,来自核心星界核伯,他传递来的,仅仅是一个指向护核晶的、不容置疑的“意念箭头”,没有任何语言描述。
但这个简单的“指向”,携带了“指认”与“确认”这一最根本的认知行为。
紧接着,是声界传来的一声指向某个特定音源的“听觉聚焦”;
味界传来的一缕指向某种基础味道的“味觉定位”;
触界传来的一阵指向某种恒定质感的“触觉感知”;
灵界传来的一次指向自身生命核心的“内在觉知”;
意界传来的一丝指向某个坚定念头的“意志凝聚”;
情界传来的一抹指向某种纯粹情绪的“感受直指”;
念界传来的一帧指向某个清晰画面的“记忆定格”;
形界传来的一个指向某个基本形状的“视觉锁定”;
时界传来的一瞬指向“现在”这个瞬间的“时间锚定”;
和界传来的一种指向“差异并存”这一事实的“关系确认”;
鸣界传来的一次指向“理解发生”那一刹那的“共鸣瞬间”;
生界传来的一股指向“活力涌现”本身的“生命直觉”;
魂界传来的一次指向“我思”这一行为的“存在基点”;
率界传来的一个指向“选择做出”那一刻的“自由瞬间”;
运界传来的一份指向“过程发生”这一事实的“经验直接性”;
想界传来的一次指向“讲述行为”本身的“表达冲动”……
无数个来自不同星界、不同生灵的、最原始、最直接的“确认行为”,如同在概念的混沌之海中投下的一颗颗理性之锚,艰难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固定下来,穿透了定义场的畸变,通过联守台,汇聚而来!
这些“确认的基点”并未试图立即构建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而是如同认知领域的奇点,在最基础的层面上,重新确立了“指认”和“确认”这一认知功能的本身!
那本疯狂的定义法典,在接触到这原始确认流的冲击时,书页上扭曲的文字风暴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它无法立刻恢复所有定义,但那代表着“等于”、“是”、“指向”等最基础逻辑关系的符号,首先稳定了下来。法典开始尝试重新建立最底层的逻辑连接。
凝理台上,理伯那痛苦混乱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清明的光芒。他艰难地抬起手,不是去翻阅法典,而是直接指向了身边的传承号,用尽全部力气,吐出一个清晰而坚定的音节:
“船!”
一个最简单的指认,一个最原始的确认。
紧接着,无数这样的“确认基点”涌入思维水晶,水晶的光芒大盛,它不是映照出复杂的思维,而是将其“能够清晰映照”这一属性,无比坚定地彰显出来!它成为了所有确认行为的聚焦点与放大器。
拾理镇那失语的混乱开始平息,镇民们停止了无意义的嘶吼,他们开始尝试最简单的指认——指天,指地,指彼此,指自己。虽然还无法进行复杂交流,但“指认”这一行为本身,重新建立了认知与世界的第一个连接。
危机,在确认行为本身的集体回归中,被再次遏制。
轮手中的轮回杖,这一次,捕捉到的是一种……深远的、仿佛触及到逻辑真空的……静默与反馈循环。
那“虚无”的意志,在面对着这最原始的、前语言的“确认冲动”时,其污染定义、瓦解逻辑的进程,第一次遇到了一个无法被其本身逻辑彻底解构的行为。因为任何解构行为,其本身也依赖于“确认”和“指认”。这形成了一个奇异的逻辑闭环。
源曦感受着理界那重新开始建立最底层逻辑连接的、缓慢而坚定的进程,心中了然。
“虚无”或许能扰乱复杂的定义,但它无法彻底消除那最原始的、确认某物存在的认知冲动。
这冲动,或许就是意识,乃至所有理性存在,其最根本的起点。
传承号静静地悬浮在理界之外,舰桥内的成员们沉默着,他们又一次在认知的悬崖边,找到了一个可以立足的基点。
他们与“虚无”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