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5章 蔷薇果的开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蔷薇果的开发(1 / 2)

江南的秋意比西山来得早,城郊的野蔷薇藤上,已挂满了橙红的果实,像一串串小灯笼,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青娘带着染坊的伙计们挎着竹篮,穿梭在藤蔓间,指尖轻捻,饱满的蔷薇果便落入篮中,带着淡淡的果香。“景然说,蔷薇果要选这种橙红饱满、捏着硬实的,色素才足。”她拿起一颗蔷薇果,对着阳光细看,果皮下的籽清晰可见,“要是颜色偏黄、捏着软塌,多半是熟透了,色素都散了。”

伙计阿翠刚摘了半篮,就忍不住问:“青娘,这蔷薇果真能染出好看的颜色吗?我之前见药铺收过,说是能入药,从没听说还能染色。”

“这就是草木的妙处,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只要用心琢磨,就能发现新用处。”青娘笑着说,“景然从《本草拾遗》里看到,蔷薇果‘味酸,性温,汁可染绛’,特意做了试验,果然能染出粉色和橙色,还不挑布料,棉布、丝绸都能染。”

一行人摘了满满十篮蔷薇果,回到染坊时,温景然已在西厢房支起了两口大陶锅,锅下的柴火正旺。“先把蔷薇果的果肉和果核分开,果肉染粉色,果核煮水染橙色,果壳还能熬出淡紫色,一点都不能浪费。”温景然一边示范,一边给伙计们讲解,“处理果肉时要注意,别把果籽混进去,不然染布时会留下黑点,影响品质。”

伙计们立刻分工:有的负责剥果肉,有的负责清洗果核,有的负责烧火,厢房里很快弥漫起酸甜的果香。青娘坐在案前,将剥好的果肉分成几份,每份加入不同量的清水,标注上“一比一”“一比二”“一比三”——她要测试不同果肉与水量的比例,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之前试染时,果肉和水按一比一的比例熬煮,染出的粉色太浓,像熟透的桃花;按一比三的比例,颜色又太浅,像春日的樱花。”温景然将不同比例的果肉汁分别倒入小陶碗,“这次咱们多试几个比例,看看能不能调出更柔和的‘豆蔻粉’,适合做姑娘家的贴身衣裳。”

沈行舟这时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匹淡粉色的丝绸,是他从苏州丝绸商那里买来的样品。“苏州的商户说,现在姑娘家都喜欢浅淡的颜色,太浓的粉色反而不好卖。”他将丝绸递给青娘,“咱们要是能染出这种‘豆蔻粉’,肯定能打开苏州的丝绸染布市场。”

青娘接过丝绸,与案上的蔷薇果染汁对比,然后取了一份“一比二点五”的果肉汁,倒入小陶锅,加入少量明矾(温景然试验过,极少量明矾能让蔷薇果的粉色更稳定,又不损伤布质),待染汁煮沸,放入一小块丝绸。伙计们都围了过来,看着丝绸在染汁中慢慢变色,从米白到浅粉,再到柔和的豆蔻粉,像魔术一样。

“成了!”阿翠兴奋地拍手,“这颜色比苏州的样品还好看,透着股灵气!”

温景然却没停下,他将染好的丝绸捞出,晾在竹竿上,又取了一份果核煮的橙色染汁,加入少量黄芩汁——之前发现,黄芩的黄色能让蔷薇果的橙色更温润,还能提升耐洗性。“咱们试试‘橙黄套染’,说不定能染出适合做秋装的‘柑橘黄’。”他将一块棉布浸入染汁,半个时辰后捞出,棉布呈现出温暖的橙黄色,像刚成熟的柑橘,看着就让人心里暖和。

青娘看着这两块染布,忽然有了新想法:“咱们可以把蔷薇果的颜色和黄芩的颜色结合起来,做‘渐变染’。比如先将棉布用蔷薇果的淡粉色染一遍,再在布的下半部分用黄芩的琥珀色染,这样就成了‘粉黄渐变’,用来做孩童的衣裳,肯定好看。”

温景然立刻动手,按照青娘的想法试染。当那块粉黄渐变的棉布晾在竹竿上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上半部分的淡粉像春日的樱花,下半部分的琥珀黄像秋日的银杏,中间的过渡自然柔和,没有一丝生硬的痕迹。“这种渐变染法,之前没人做过,咱们算是开了先例!”温景然兴奋地说,“而且操作不难,伙计们多练几次就能掌握。”

接下来的几日,染坊里天天弥漫着蔷薇果的果香。温景然带领伙计们,不断优化蔷薇果的染色工艺:

- 针对果肉染粉色:确定了“果肉与水一比二点五”的明矾,在八十度水温下熬煮一个时辰,浸泡棉布两个时辰,染出的“豆蔻粉”色泽均匀,耐洗度提升三成;

- 针对果核染橙色:采用“果核与水一比二”的比例,加入少量黄芩汁(果核汁与黄芩汁三比一),熬煮两个时辰,浸泡麻布三个时辰,染出的“柑橘黄”温润不褪色,适合做秋装;

- 针对果壳染淡紫:将果壳晒干后碾碎,与水按一比三的比例熬煮,加入少量苏木汁(果壳汁与苏木汁四比一),染出的“丁香紫”淡雅清新,适合做文人的书衣。

沈行舟则带着这些染好的样布,走访了江南的丝绸商、布庄和绣坊。苏州的丝绸商张老板看到“豆蔻粉”丝绸时,当即订了两百匹:“这种粉色柔和不张扬,姑娘家肯定喜欢,我要用来做中秋的新衣裳,肯定好卖!”岭南的绣坊李绣娘则看中了“丁香紫”棉布:“这颜色配白色的绣线,绣出来的兰花肯定好看,我订一百匹,用来做绣帕。”

订单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