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忙不过来时,晾晒的伙计会抽空去帮忙搅拌染料;采购的伙计回来晚了,负责熬制染料的伙计会提前准备好柴火和锅具。
更让青娘惊喜的是,伙计们还在实践中提出了不少好建议。负责采购的伙计阿福发现,山里的野菊花晒干后可以用来染浅黄色,不仅成本低,色泽还很清新,他把这个发现告诉青娘后,青娘立刻尝试用野菊花染色,果然染出了深受客户喜欢的“菊黄布”;负责晾晒的阿春则发现,将布帛在阳光下晾晒两个时辰后,再移到阴凉处阴干,布帛的色泽会更柔和,她的这个小技巧,让染坊的布帛品质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一天傍晚,染坊顺利完成了一笔大订单——为镇上的绸缎庄染制二十匹不同颜色的布帛,而且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一天。伙计们围坐在染坊的竹藤棚下,吃着沈行舟带来的点心,喝着温景然熬制的草药茶,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
“要是在以前,咱们肯定完不成这么大的订单,更别说提前交货了。”阿木拿着一块菊黄布,兴奋地说,“现在咱们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配合,感觉染坊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青娘望着伙计们开心的笑容,心中满是温暖。她看向身边的沈行舟和温景然,眼中满是感激——若是没有他们的帮忙和建议,染坊的团队磨合不会这么顺利。沈行舟仿佛读懂了她的心思,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你不用谢我们。”
温景然也笑着说:“咱们是生意伙伴,更是一家人。团队磨合好了,往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能一起克服。”
夜色渐浓,染坊的油灯亮了起来,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竹藤棚外,山间的风轻轻吹过,带来阵阵草药的清香;棚内,伙计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接下来的订单,规划着如何把染坊的生意做得更好。青娘知道,团队的磨合没有终点,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走不通的路。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团队默契,也将成为流动染坊最宝贵的财富,陪伴他们走过接下来的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