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8章 标准与口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标准与口碑(1 / 2)

清晨的染坊里,青娘正仔细检查一匹刚染好的霞光红布。阳光透过天窗洒在布面上,那层层叠叠的红色仿佛流动的霞光,美得令人窒息。

"青娘,这颜色真是绝了!"阿桃忍不住赞叹道。

青娘微笑着说:"颜色只是第一步,我们要让每一匹布都经得起时间和水洗的考验。"

建立标准色卡

青娘深知,要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必须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她拿出几张纸,上面画着不同颜色的小块,旁边标注着染料比例和染色时间。

"这是我昨晚整理的色卡,"青娘解释道,"我们的每一种颜色都要有固定配方:

- 槐花米黄:槐花汁7份、苏木水1份、明矾水2份

- 野艾浅青:野艾汁8份、蓝靛1份、石灰水1份

- 霞光红:苏木6份、槐花水2份、野艾汁1份、明矾水1份"

阿桃惊讶地问:"这么精确?那每次染色都要严格按这个比例来吗?"

"没错,"青娘点头,"这样无论谁来染,无论天气如何,我们的颜色都能保持一致。这就是我们的标准,也是我们的保障。"

质量把控体系

青娘不仅建立了颜色标准,还制定了完整的质量把控流程:

1 原料检查:每批染料都要先做小样测试

2 染色监控:专人记录温度、时间和颜色变化

3 成品检验: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外观、手感和耐洗测试

4 售后跟踪:向顾客发放"质量卡",记录购买日期和洗涤建议

"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青娘对所有工人说,"我们不仅要卖布,更要卖信任。"

应对突发情况

一天中午,染坊突然接到一个紧急订单——县城最大的酒楼"迎宾楼"需要20匹耐脏布做桌布,要求两天内交货。

阿桃担心地说:"青娘,这时间太紧了,我们能完成吗?"

青娘思考片刻:"能,但我们要调整生产计划。今天下午先染10匹,晚上烘干,明天一早再染剩下的10匹。大家辛苦一下,我会给每个人多加一成工钱。"

工人们听了都干劲十足,纷纷表示愿意加班赶工。

危机中的机遇

然而,就在第一批布即将染好时,阿桃惊慌地跑来:"青娘,不好了!我们的明矾用完了!"

青娘眉头一皱,但很快冷静下来:"别慌,我去药铺问问。"

她迅速赶到城里最大的药铺,却被告知明矾已经断货。正当青娘焦急万分时,药铺掌柜提醒道:"青娘,听说城东的老刘家最近自制了一些明矾,你可以去问问。"

青娘立刻赶到老刘家,果然买到了所需的明矾。回来的路上,她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建立稳定供应链的好机会。

建立供应链

第二天,青娘再次来到老刘家:"老刘,你家的明矾品质不错。我想和你签订一个长期供货合同,你看如何?"

老刘犹豫道:"我这只是小作坊,产量不大啊。"

青娘微笑着说:"我可以先预付一部分货款,帮助你扩大生产。作为回报,你要优先供应我们染坊。"

老刘听了非常高兴,当即答应了青娘的提议。

青娘没有就此停手,她又陆续拜访了槐花、野艾、苏木等原料的供应商,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不仅保证了原料的稳定供应,也为她赢得了更好的价格优势。

口碑营销

随着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青年染坊的口碑越来越好。一天,县城的一位知名文人来到染坊,对青娘的布料赞不绝口:"青娘的布不仅颜色独特,做工也精细。我愿意为你写一篇文章,在县城的小报上宣传。"

青娘喜出望外:"那真是太感谢了!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请你为我们的三种主打色各起一个雅名。"

文人欣然应允:"槐花米黄可名'初荷',野艾浅青可名'柳烟',霞光红可名'胭脂霞'。"

青娘连连称赞:"好名字!既文雅又能体现颜色的特点。"

创新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顾客体验,青娘还推出了一项新服务——"试染服务"。顾客可以先拿一小块布样回家试用,满意后再购买大批布料。

这项服务推出后,受到了顾客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那些准备做嫁妆的姑娘们,她们可以先确认颜色是否符合心意,再决定购买。

面对恶意竞争

然而,就在青娘的生意蒸蒸日上时,三家老牌染坊再次联手,试图通过散布谣言来破坏青娘的声誉。他们声称青娘的布虽然好看,但不耐用,过不了多久就会褪色。

青娘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在城隍庙前举行了一场"百日耐用挑战"。她将自己的布料和三家染坊的布料一起挂在城隍庙前,任由风吹日晒雨淋,并邀请百姓定期来观察。

赢得信任

一百天后,青娘的布料依然颜色鲜艳,而其他三家的布料已经明显褪色。百姓们亲眼见证了青娘布料的耐用性,纷纷称赞她的手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