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66章 蔷薇染粉惊邻县,旱情突至觅新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蔷薇染粉惊邻县,旱情突至觅新源(1 / 2)

初冬的阳光透过染坊的木窗,在青布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青娘正蹲在染缸前,手里捏着一小块白布,缓缓浸入紫红色的染液中——这是她用晒干的蔷薇果煮的染料,试了三次才调出满意的颜色。布角刚沾到染液,就像吸饱了汁水的花瓣,渐渐晕开浅粉的色泽,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青娘,邻县布庄的李老板来了!”陈三柱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带着几分急促,“他说要亲自来取预订的五十匹布,还带了个账房先生,说是要跟你谈谈长期合作的事。”

青娘连忙把布从染缸里捞出来,用竹竿架好,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知道了,我这就过去。你先请他们在堂屋坐,给他们倒杯热茶。”

她快步走到堂屋,刚掀开门帘,就见一个穿着锦缎长袍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匹青布仔细端详,旁边站着个戴瓜皮帽的账房先生,手里捧着账本。见青娘进来,中年男人连忙起身,脸上堆起笑容:“这位就是青娘姑娘吧?我是邻县‘瑞祥布庄’的李万堂,早就听说姑娘的草木染手艺一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青娘拱手回礼:“李老板客气了,不过是些谋生的手艺罢了。您预订的五十匹布,都已经染好晾透了,我这就带您去看。”

李万堂跟着青娘走到院子里,当看到竹竿上挂满的布时,眼睛瞬间亮了——青布如深潭映翠,黄布似麦田鎏金,还有几匹刚染好的粉布,像初春的桃花瓣,娇嫩却不艳俗。他伸手摸了摸一匹粉布,布面柔软顺滑,染料渗透均匀,没有半点斑驳,忍不住赞叹:“好布!这粉色染得真是绝了,比城里染坊用苏木染的颜色还正,而且带着股淡淡的花香,肯定受姑娘们喜欢。”

青娘笑着说:“这是用蔷薇果染的,蔷薇果性温,染出来的布不仅颜色好看,还不容易褪色,夏天穿还能驱蚊虫。”

李万堂点点头,转身对账房先生说:“把预订的银子给青娘姑娘,再多加十两,就当是我给姑娘的‘见面礼’。”他又看向青娘,“青娘姑娘,我想跟你订个长期合约,每月给我送一百匹布,青布、黄布、粉布各占三分之一,价钱按你给周老板的价,每匹再加五十文,你看怎么样?”

这个提议让青娘有些意外——每月一百匹布,比现在的产量多了近一倍,不过若是能多雇些人手,应该能完成。而且每匹布加五十文,一年下来就能多赚不少银子,还能把生意扩展到邻县,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她沉吟片刻,说:“李老板,每月一百匹布没问题,但我有个条件——若是遇到原料短缺,交货时间可能会延迟几天,还请您多担待。”

李万堂爽快地答应:“没问题!只要布的质量不变,延迟几天不算什么。我这就让账房先生拟合约,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定下来。”

两人很快签好合约,李万堂让伙计把布装车,又跟青娘聊了些染布的细节,才带着账房先生离开。看着满载布的马车远去,陈三柱兴奋地说:“青娘,这下咱们的染坊可算是打开名气了!每月一百匹布,加上周老板和知府府的订单,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愁生意了。”

青娘却没那么乐观,她皱着眉头说:“订单多了是好事,但原料是个问题。现在天气越来越冷,艾草和蔷薇果都不好采了,黄芩也得等明年春天才能挖新的,要是原料断了,就算有再多订单也没用。”

陈三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看着到手的生意飞了吧?要不咱们去县城的药材铺买些黄芩根?虽然贵些,但能解燃眉之急。”

青娘摇摇头:“药材铺的黄芩根大多是入药的,价钱太高,咱们要是买了,利润就薄了。而且就算买了,也撑不了多久。我记得娘以前说过,冬天的松柏皮能染黑色,橡子壳能染棕色,咱们可以试试用这些做原料,既能节省成本,还能多些颜色种类。”

接下来的几天,青娘和陈三柱每天都去山里采松柏皮和橡子壳。松柏皮要选老树皮,剥下来后还要刮去外层的粗皮,只留内层的软皮;橡子壳要捡刚落地的,洗干净后晒干,不然容易发霉。村民们听说他们在找新原料,也主动帮忙,有的去山里采松柏皮,有的去树林里捡橡子壳,不几天就收集了一大堆。

青娘把松柏皮切碎,放进大锅里煮,煮出来的水呈深褐色,她往里面加了些醋,再把白布放进去煮,布渐渐变成了深黑色,像墨染的一般,而且手感比用其他染料染的更柔软。她又用橡子壳煮了染料,染出的棕色布像陈年的老木,沉稳大气,很适合做男装和老人的衣服。

正当染坊的生意越来越好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旱情打破了平静。从腊月初开始,就一直没下过雨,河里的水位越来越低,井里的水也越来越少,不仅村民们的庄稼受了影响,染坊的用水也成了问题——染布需要大量的水,以前都是从河里挑水,现在河里的水快干了,只能靠井里的水,可井里的水也只够村民们日常饮用,根本不够染坊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天早上,青娘看着染缸里剩下的一点水,心里满是焦虑。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