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青娘的商业智慧> 第64章 黄布惊艳知府府,糙米换种惠乡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黄布惊艳知府府,糙米换种惠乡邻(2 / 3)

芩,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其他村民也纷纷上前领糙米,报名种黄芩。赵村长站在人群外,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青娘不仅没被他打压下去,反而越来越受村民欢迎,还接到了知府府的订单。他心里又嫉妒又不甘,却不敢上前找茬——要是惹恼了村民,他这村长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青娘把糙米分完,又跟村民们说了种黄芩的注意事项,让大家明天带些工具来,她会教大家怎么选地、怎么播种。村民们答应着,各自回家了。王阿婆走过来,拉着青娘的手,笑着说:“青娘,你真是个好孩子,心里总是想着大家。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阿婆一定帮你。”

青娘点点头,谢过王阿婆。陈三柱帮她把剩下的黄芩和布搬进屋,又叮嘱她:“明天我把种黄芩的老把式带来,给村民们详细讲讲怎么种,你早点休息,别太累了。”

青娘点点头,看着陈三柱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陈三柱的帮助,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更离不开自己手里的手艺。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黄芩种好,把染布生意做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青娘就起床了。她煮了些粥,又蒸了些馒头,等着村民们来。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挤满了人,大家都带着锄头、铲子等工具,脸上满是期待。陈三柱也带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老人姓孙,是种药材的老把式,种了一辈子黄芩,经验丰富。

孙老把式走到院子中央,对村民们说:“各位乡亲,黄芩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选地要选向阳、排水好的地块,播种前要把土翻松,施些农家肥。黄芩的种子要撒均匀,盖一层薄土,浇水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黄芩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施肥,这样才能长得好。”

村民们认真地听着,有的还拿出纸笔,把孙老把式说的话记下来。孙老把式一边说,一边在院子里演示怎么选地、怎么播种。青娘也在一旁帮忙,给村民们递工具,解答他们的疑问。

一直忙到中午,村民们才陆续离开。青娘把孙老把式留下来,给了他一些银子作为报酬。孙老把式推辞了半天,见青娘态度坚决,只好收下,笑着说:“青娘姑娘,你是个实在人,以后有什么关于黄芩种植的问题,你尽管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

青娘点点头,谢过孙老把式。陈三柱帮她把院子里的工具收拾好,对她说:“村民们都愿意种黄芩,以后你的原料就不用愁了。接下来,咱们就要开始染那五十匹黄布了,得赶紧找些人帮忙。”

青娘点点头,说:“我已经跟李家庄的李婶说了,让她找些妇人来帮忙采黄芩、洗布,每人每天给五斤糙米,她们都愿意来。”

陈三柱笑着说:“还是你想得周到。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准备染布吧,争取早日把布染好,送到知府府去。”

接下来的半个月,青娘的院子里每天都挤满了人。李家庄的妇人负责采黄芩、洗布,青石村的村民们则忙着种黄芩,青娘和陈三柱负责染布。大家分工合作,忙得热火朝天,却一点都不觉得累——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希望,都盼着能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青娘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火、煮染料、染布,一直忙到深夜。陈三柱也一直陪着她,帮她烧火、搅拌染料、晾布,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有时候,青娘累得靠在灶台上睡着了,陈三柱会轻轻地把她抱到炕上,给她盖好被子,然后继续帮她染布。

这天晚上,青娘终于把最后一匹黄布染好,晾在了院子里。看着满院的黄布,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青娘的心里满是成就感。她走到陈三柱身边,轻声说:“陈大哥,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肯定完不成这么多布。”

陈三柱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青娘,跟我还客气什么?我愿意帮你,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

青娘的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不敢看陈三柱的眼睛。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布面的声音,像一首温柔的歌。

第二天一早,青娘和陈三柱把五十匹黄布仔细叠好,装在独轮车上,往县城的知府府送。路上,青娘的心里既期待又紧张,她不知道知府夫人会不会喜欢这些黄布。

到了知府府门口,王管家早已等在那里。他把黄布搬进府里,过了一会儿,笑着走出来:“青娘姑娘,夫人很喜欢这些黄布,说比她想象的还好。这是剩下的三十两银子,你拿好。夫人还说,以后府里的布,都从你这订,你要是有新颜色的布,也可以送来给夫人看看。”

青娘接过银子,心里激动不已。她没想到,自己的手艺不仅得到了知府夫人的认可,还拿到了长期订单。她对王管家说:“谢谢夫人的认可,以后我要是染出了新颜色的布,一定第一时间送来给夫人看。”

从知府府出来,青娘和陈三柱推着空车,走在县城的街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青娘看着身边的陈三柱,心里忽然觉得,有这么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有这么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手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