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养眼(3 / 4)

从小被打到大,连一天舒服日子都没过过,这也让她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能少说话就少说话,因为降低存在感就能少挨一顿打。

这也是为什么刚才她会提醒杨秀芝尽快道歉,就是不想破坏家里人之间稳定和谐的关系。

林稚欣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不然她大可将杨秀芝说的那些难听的话悉数告诉公公婆婆,杨秀芝会倒霉是肯定的,但是这个家也会被搅得一团乱,家里氛围一紧张,她和国伟的日子肯定也不会好过。

真不知道杨秀芝是怎么想的,居然敢直接开口赶林稚欣走,说宋家不是她的家?还骂她吃白食?

先不说林稚欣和这个家里的所有人都有血缘关系,就单论林稚欣在这里待的时间,都比她们两个嫁进来的时间还要多。而且就算林稚欣留在宋家吃一辈子白食,只要宋老太太和公公两个当家的还在,怕是连宋家四个兄弟都没胆子说三道四,更别说她们当儿媳妇的了,就算有意见也得烂在心里。

和这件事比起来,诬陷林稚欣偷吃鸡蛋算什么大事?看公公婆婆没说什么重话就知道他们才不在意这个,说成是误会也就翻篇了。也多亏林稚欣脑筋转得快,居然就那么糊弄过去了。听她这么一说,杨秀芝才想明白里面的弯弯绕绕,再想到宋老太饭桌上看向自己的眼神,嘴唇刹那间苍白了不少。

没想到林稚欣居然真的是在帮她……

自从宋老太太在送饭的基础上,又给林稚欣新增了个捡柴火的任务后,就特意给她换了个大一点的竹编背篓,还说不把背篓装满不许回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临走前宋老太太又把大背篓换回了之前那个小的,林稚欣下意识问了嘴原因,谁知道宋老太太却满脸嫌弃地说:“真给你大的,你背得回来吗?”

林稚欣没法反驳,那个大背篓明明是竹子编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特别重,空的背起来都有些费劲,更别说把背篓里装满干柴,再从山上一路背回来了。林稚欣得了便宜自然不会卖乖,忙不迭地打算出发。宋老太太想起什么,又嘱咐道:“对了,叫你两个哥哥摘些做清明吊子的标杆回来。”

宋老太太口中的清明吊子是当地清明节的习俗,会在祖宗的坟头上插一根用竹子或柳条做的标竿,标竿上还会糊些长条白纸,表示已经有过祭祀。前些天她就听到马丽娟跟宋学强念叨过这件事,只是一直没时间上山去摘,修水渠一般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按照进度把村里的年轻壮汉分成两拨轮流修缮。

若是今天进度快的话,明天估计就得换人了,所以最好今天就把需要的标杆摘好,免得又要额外浪费时间上山。

林稚欣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就出发了,只是还没走出去多远,杨秀芝忽然追了上来。

林稚欣见她一脸别扭,一副要说不说的样子,耐心快要耗尽,秀气的眉毛一抬:“有事快说,我还急着去送饭呢。”杨秀芝本来快要说出口的感谢,在听到她不怎么友善的语气后,瞬间就变了味:“别以为你刚才帮我说话,我就会感谢你,你想都别想!”“哦。”

林稚欣听完表情都不带变的,掉头就走,就像是压根不稀罕她的道谢一样,气得杨秀芝对着她的背影直跺脚。

林稚欣也是真的不稀罕,杨秀芝追出来想跟她道谢或许是有那么一丝真心。但更多的是害怕,害怕被宋家人讨厌,也怕她自己以后在宋家待不下去,而不是真的觉得说错了话,不然不至于连句道歉和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林稚欣收起思绪,专心注意脚下的路,按照昨天的记忆朝水渠施工的地段走去。

这两天天晴,气温稍微有些回升后,前段时间被雨水压制的蛇虫鼠蚁陆陆续续冒了出来,走在路上,能听见各种奇怪的动物叫声,现在是白天还好,一到晚上,那才叫一个疹人。

林稚欣想起这两天夜里听到的怪声,脚下不由加快了速度,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昨天第一次来的时候明明感觉路没那么远,今天却怎么都看不到施工的人群。

就当她怀疑是不是走错路的时候,总算是看到了熟悉的一群大老爷们。林稚欣暗暗松了口气,站在路边踮起脚尖张望了一会儿,没多久就找到了宋国伟的身影,走过去把今天的饭递给了他。宋国伟瞧见今天的菜居然有鸡蛋香椿饼,饿了有一会儿的肚子立马咕噜咕噜叫了起来,也顾不得和林稚欣多说两句了,随便在路边坐下后,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林稚欣被他豪迈的吃相逗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问了句:“刘二胜呢?一提起这人,宋国伟嘿嘿一笑,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嘴里还包着饭菜,就忍不住说道:“他昨天主动惹事,让阿远揪去了大队长那,大队长罚他去扫牛棚了。”

他的声音有些含糊不清,但不妨碍林稚欣把关注点落在那个名字上:“陈鸿远揪他去的?”

宋国伟边嚼边说:“对啊,估计这几天是看不见刘二胜那个王八蛋了,你以后来送饭也不用担心碰见他。”

林稚欣愣了下:“以后?你们还要在这儿干几天?”“一天或者两天吧?还不清楚呢。”

林稚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继续往上面走去,没想到却在半路上碰见了罗春燕。

她弯着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