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五日过去。
百家讲坛。
曹泽再次讲完心学。
伏念起身拱手道:“先生之才学,让人受益匪浅,伏念感激。”
曹泽笑道:“伏念兄,百家讲坛学问不藏,受益无需感激,皆是为了践行所学之道。”
说完之后,曹泽便继续说了一回西游。
他现在要是敢放这一群百家弟子的鸽子,怕是会引起群情激奋。
过了中午,曹泽去了纯清宫。
打发赵迁在屋内抄书之后,就在隔壁对他妈进行日常工作。
这是他这一阵子总结出来最省时间的法子。
主打一个两不眈误,赵迁抄完书,他这边也把倡后抄的差不多了。
曹泽掐着时间走出赵王宫,看着秋高气爽的晴空,不禁自得。
又向时间管理大师迈进了一步。
楚国,巫山神女峰。
阴阳家驻地的后山。
东皇太一戴着黑色面具,一身黑袍遮身,显得极其神秘。
掩日则是戴着青铜面具,穿着秦国特有的铁甲军装。
他嘶哑着声音,道:“东皇阁下考虑的如何?”
东皇太一声音缥缈不定。
“掩日首领的提议很有趣。”
掩日冷笑道:“岂止是有趣,还很致命不是?”
东皇太一在袖袍中的手,一直在掐指进行占下,却是什么也算不出来。
“无名剑圣和三手剑魔,皆是当世一等一的剑道高手,不知掩日首领,为何执着于无名剑圣,可是有什么秘密————”
掩日道:“这就不是东皇阁下关心的了。”
“而据罗网的情报,东皇阁下曾与三手剑魔交手结仇,是也不是?”
东皇太一平淡道:“罗网的消息,还是一如既往地灵通。不过,阴阳家与墨家本就是有仇,掩日首领何需提此事。”
掩日道:“如今罗网探明,无名逃亡赵国牛首村,而巧合的是,三手剑魔也在那里。”
“若是东皇阁下和我一起出手,无论成与不成,本座都会帮助阴阳家入秦,东皇阁下可还需要考虑?”
东皇太一缓缓道:“掩日首领真是出身秦国王室?”
掩日道:“东皇阁下是担心本座是骗子不成?”
“好,那本教主就帮掩日首领一次。”
掩日满意离开。
他本就有意帮助阴阳家彻底入秦,这次合作之后,加之之前罗网和阴阳家的合作,等到阴阳家入秦之后,他就会多一个盟友。
东皇太一独自在山峰上站了一会儿。
自五国攻秦失败之后,星象显示,秦国之紫薇星,已经光耀。
他的时间不多了。
哪怕服用过不死药,也最多帮他再延续四五十年的生命。
秦国,咸阳,章台宫。
赢政和吕不韦相对而坐。
“仲父,义兵之论,已经广而传布。据说,赵偃欲要召集百家之能士,在百家讲坛开启百家学会,破义兵之论。”
赢政脸上浮现出戏谑的笑意。
吕不韦含笑道:“义兵乃是大道,不因人因事而变。哪怕百家学会聚集七国所有人,也不过是徒增热闹罢了,更会让义兵为人所知。”
赢政微微点头,“仲父此策甚高。”
“对了,不知仲父今日来找寡人何事?”
吕不韦沉吟道:“距离王上成年加冠不远矣,老臣也需要向王上教授治国之道了。”
“哦?仲父不是已经教过寡人了么?”
“呵呵,治国之道,岂有一成不变之理。”
吕不韦笑道:“之前教的只是治理秦国,如今需要教的,是如何治理七国。”
赢政肃穆拱手行礼,道:“请仲父传教!”
吕不韦慢慢开始向赢政教习他的治国理念。
赢政听完之后,问道:“仲父,不是说需要儒家墨家之有为,怎么又说需要道家的无为。”
赢政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吕氏春秋包括十二纪、八览、六论,一共二十馀万字。
他不过只读了一遍,如何记得完全。
吕不韦耐心解释道:“似顺论中提到一一事多似倒而顺,多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此意乃言,儒墨之仁义,非常人所能,看似有为,实则无为。而道家之无为,则是常人皆能做到之事。”
“是以,儒家之德治,需以道家无为之道而行。”
赢政似有所悟,“原来如此。那么,仲父所言的无为,如何治国?”
吕不韦道:“在此之前,容老臣引用孟子之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王以为何?”
赢政道:“常理。”
吕不韦再道:“所以,老臣在书中《贵公篇》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王上可知为何?”
赢政皱眉道:“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