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泽离开木案,站到十二张木案之间。
“此小说,乃当年吾师带着年幼的我,去往西方游历,一去十万八千里,记录期间的所见所闻之语。”
先秦小说家和后世小说家有一点点不同,更偏重记载的真实性。
为了增加一些真实性,顺便说明一下来路,曹泽直接编了一段来历。
“十万八千里?”
现场不少人吸了一口气。
单单只是这么远的距离没什么,但要说有人游历十万八千里,宛如神话。
赵迁大叫道:“怎么可能有那么远的地方!”
曹泽哼道:“井底之蛙,岂知宇宙之浩瀚。”
公孙龙惊疑不定道:“小友之师,不知是何人?可是天人乎?”
游历不是赶路。
作为名家宗师,他游历七国倒没有什么压力,但一路走来,也就万八千里而已。
如此已经较为辛苦,更谈何十万八千里之遥。
曹泽道:“吾师姓网名友,是不是天人我也不知,现已远在天边,我也不知在何处游历。”
儒家大儒孔穿道:“难怪小友年纪轻轻,已经如此学识渊博。行万里路,如同阅过万卷书。”
赵迁的狗腿子急忙在赵迁耳边嘀咕。
“好,本公子就当你走过十万八千里路,那你说说,十万八千里之外,是何地,有什么!”
曹泽淡淡一笑,他又不是瞎编的,岂会被为难住。
“那里有一国,名为天竺,其内有一宗教,名为佛教,乃是释迦族一位名为释迦牟尼的王子所创,在天竺之地位,相当于如今的儒墨道三家。”
曹泽慢悠悠的给现场的人开拓一下世界观,七国很大,但也不是那么大,世界很精彩。
随着曹泽的科普,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如果说,地名人名事件能够随意编排,但一些思想,没有经过千锤百炼,深刻反思,不可能在眨眼间一一道出,除非—这是真的。
赵迁听的云里雾里,什么苦集灭道,什么众生皆苦!
都是什么玩意儿!
人生是要受苦的吗?
人生是要爽爽爽的!
就象他看曹泽不爽,就要想方设法搞他!
现场百家弟子都是这个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对曹泽说的,都是一知半解,但并不防碍他们知道,这是一个不下于诸子百家的门派。
其祖师释迦摩尼,绝对是如道家老子,儒家孔子一般的人物。
世界那么大,不少人都已经心向往之,生出想要出去看看的心思。
但一想到十万八千里之遥,大部分人都打了退堂鼓。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十万八千里那就是异世界。
赵迁道:“说了这么多,有什么用,怎么证明你是小说家。”
这样辱没曹泽先生,若非她们姐妹代表阴阳家在邯郸以她们姐妹的脾气,她已经出手教训这小子了。
公孙龙道:“曹泽已经说了许多闻所未闻之事,稍加更改,已经算是作出小说了。”
这个时代的小说,并没有那么多限制,除了民间街谈巷语,只要符合奇闻轶事,哪怕是八卦,
就算是小说了。
赵迁看向狗腿子,狗腿子已经大汗淋漓,心一横,再次向赵迁嘀咕了几句。
“等等!他刚才不是说写了那什么《西游释厄传》吗?让他说上一段!本公子才相信他不是滥等充数的!”
曹泽撇了撇嘴,要是换做在网上,他非得把“你急了你急了’打在公屏上,
公孙龙与在场的百家之人都好奇曹泽所写的《西游释厄传》。
“曹泽小友,若是可以,不妨讲一讲?”
公孙龙心中认定了曹泽之师,至少是大宗师级别的人物。
就是不知道这个网友是谁,在中原大地有没有声名,毕竟隐居改名的世外高人太多了。
曹泽对着公孙龙一拱手,“那晚辈就却之不恭了。”
“各位,请听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作为明清的神魔小说,西游记的内容并不晦涩,对于战国的百家人来说,轻松就能听懂。
更别说曹泽一边说书,遇到不合适的地方,尽量以白话文的形式道出。
有了和惊讲故事的经验,此刻曹泽说来,非常轻松惬意,宛如街坊邻里崂嗑。
大半个时辰过去,第一回五六千字曹泽便已经讲完,
在场上百百家弟子,尽皆失声。
而作为道家人宗的代表一一木虚子长老,更是膛目结舌。
对于他这样熟读道家典藏的长老来说,这简直太震撼了。
荆轲只感觉好酷,曹泽兄弟好牛逼!
这是小说?确定不是纪实?简直就象是真的亲眼所见一样。
兵家尉缭,儒家孔穿,纵横家庞之子庞元对这些不感冒。
法家李斯已经敏锐的察觉到里面许多漏洞,但一想这是小说,只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