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大婚
乾元十一年,九月初五。
寅时三刻,晨光未晞,静谧一整晚的皇城已然苏醒,宫阙之上烛火次第而亮,如金龙蛰伏,于逐渐褪去的夜色中展露出恢弘魏峨的轮廓。温渺被拾翠、挽碧唤起来时,宫里的人已经到了,正在门外等候一一大几十号人安安静静站在沁园的院子内,没一个出声的,若非温渺前一夜专门安顿拾翠、挽碧提早些叫她,恐怕这群宫里来的人要一直等她睡到自然醒。无非就是陛下交代过,一切以主子娘娘为重,至于今日帝后大婚的吉时、典礼……那也越不过皇后娘娘的休息。
天边尚不见日光升起的橘红,温渺沐浴梳洗后,这才叫宫里来的嬷嬷近身,开始替她打扮。
她脸上的皮肤本就十分光洁,雪肤柔若凝脂,几乎没什么棉线能绞下去的地儿,几个得了帝王嘱咐、轻手轻脚伺候的嬷嬷看了均暗中称奇,心道皇后娘娘竟如此天生丽质。
很快,温渺那一头乌黑如鸦羽的长发被嬷嬷的手轻巧盘起,暖香微微弥漫,一簇一簇被簪在脑后,由精细的金饰、玉饰固定,比往日显得更为正式雍容接下来是描眉、染唇、换衣。
按照以往礼数,入宫册封之前,皇后需穿略素净的衣衫,待入中宫,受过册封礼仪后,才会换上相对应的衣装,听使臣宣读册文、宝文,再向帝王所在方位行三跪九拜之礼,直至礼成。
但乾元帝向来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连大楚列祖列宗和代表圣意的圣旨都舍不得叫温渺跪,甚至更想换他自己跪在夫人脚边,哪里会留下那些乱七八糟的糟粕旧规来糟践他的妻,早于数日前大手一挥,硬按着礼部官员给改掉了。跪什么跪,整个大楚上下没一个能受得了夫人一跪的!便是列祖列宗、寺庙神佛都受不得!
于是,任凭礼部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哭着嚎着说违背礼法、不尊旧典,乾元帝也懒得多理会一下一一
他是皇帝他说了算。
更何况乾元帝也知道,现在群臣们也就只能哭一哭、装一装样子,至于旁的…他们谁也不敢。
当初他梦中受温渺和其所在世界的影响,还是太子的乾元帝便借助先帝之手推动科举,一步一步从世家手里收拢、夺权,为得就是能有今日彻底掌握皇权、把控朝政的一天。
而今大权在握,他立于天下至高之位,凭什么还要听这群老顽固叽叽歪歪?凭什么要为了虚无的礼数委屈他的渺渺?那是他的夫人,是可以与他平起平坐的皇后,是能够扇他、骂他,叫他跪在她脚边的唯一的妻子。
故而经过乾元帝一番操作,而今的立后大典早就改了流程,在温渺尚未入宫之前,便在几位嬷嬷的帮助下换上了皇后礼服。凤冠华美,珠翠环绕,金珠熠熠。
内里身着深青色长裙,外罩五彩翠翟纹样的正红袍服,颈坠羊脂玉钥匙,腰束金玉东珠带,佩绶悬挂,雍容华贵。
待收拾好这一切后,时间已接近中午。
宫里来的众人双目低垂、恭敬行礼,“娘娘,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请您登凤舆启程入宫。”
温渺颔首,搭着拾翠的手,身后的拖摆被挽碧拢着,向眼底情绪复杂的谢敬玄微微俯身,又冲着红着眼周却难掩兴奋的谢梦君轻笑,这才抬脚上了那金反生辉的车舆。
谢府前皇家车舆的排场很大,内侍、宫女外加仪仗足足绵延数十里,引得街边百姓探头围观,热闹至极。
这盛宠是世人皆能瞧见的。
更有文人在京中茶楼挥洒笔墨,描绘乾元十一年九月初五帝后大婚的场景,相互争锋、竞相展露,洋洋洒洒散落数言,倒是在这日成就了数首荣登大楚好诗好词之榜的经典作品。
自然也成了后世学子需要全文背诵的大家名篇,光乾元十一年九月初五这一天,便足足有几十首,足见当时场景之盛大。谢府门前,宫中仪官拉长声调高喊:“起一一”车舆轻晃,马匹错动,次第向宫门的方向而行。在这数马并驾齐驱的队伍里,走在最中央大头的赫然是太华行宫一行后,被乾元帝一同带回京中,通体雪白的玉狮子。温渺静坐其内,有些紧张地握着手,眼睫颤颤,一路随着车舆外的热闹走向了皇宫。
吉时已到,钟声齐鸣。
温渺垂着眼,小心被拾翠扶着走下凤舆,脚下是一路铺来的红毡。待她刚刚站稳,就看到了身着上玄下朱吉服的乾元帝立于一旁,冕旒轻晃,半遮半掩着那双狭长而隐含笑意的深色眼瞳。他道:“朕来接皇后了。”
接下来的路,他们合该一起走才对。
温渺略顿,朱唇微启,眼底闪过怔然,“陛下”便是她失忆后再如何对大楚礼制不解,但此刻也清晰知晓,这是一场完全不同于过往的帝后大婚。
眼前的皇帝,似乎正在一点一点兑现当初向她许下的承诺。远方,所有人都静默地望着,既觉新奇又觉惊世骇俗,但畏惧帝王威严而不敢多言。
乾元帝抬手牵起温渺,一步一步走过脚下汉白玉铺就的御道,视线寸寸升高,后方百官俯首。
不多时,温渺便被大楚皇帝牵着,彻彻底底站于高台之上。这便是帝王所在的至高之位。
是大楚权利的巅峰。
因为相隔甚远,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