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可是精贵的东西,是需要逢年过节拿着粮票提前去供销社排队才能买得到的奢侈品,是产妇或者病人吃了补身体的。赵家也有挂面,这是之前她住院,弟媳妇送的,她舍不得拿出来,最后装了两碗一风吹粉出来。
她硬邦邦地解释,“家里白面剩的不多了,今晚吃一风吹。”这个一风吹粉是村里人常吃的面粉,是只用石磨研磨一遍的面粉,里头还有部分的麸皮,摸起来有颗粒感。
在赵宝珠看来,这就是后世加工更粗糙的全麦粉。全麦粉因为含有麸皮,如果不特殊处理,做出来的面条容易碎。赵宝珠接过一风吹面粉,“行。”
下午做完两种辣椒酱之后,外面已经从艳阳高照变成了晚霞满天,差不多可以做晚饭了。
做面条需要反复醒面,还挺费时的,差不多可以开始做了。揉面之前,往一风吹粉里加适量的红薯粉,再加入淡盐水,一边揉一边加,揉成面团,用湿布盖上醒半小时。
醒过的面团变得柔软许多,这个时候用擀面杖慢慢擀,擀薄后,抹油切成条。
切成条的面条扯成长条,抹油后再醒15分钟。如果有压面机的话,不需要二次醒面,只需要多压几次,面条就会越来越光滑,越来越劲道。
赵家肯定没有压面机,只能二次醒面。
二次醒面后的面条会变得更加光滑,扯一扯,拉一拉,拉成薄条,面条就做好了。
王梅香全程帮忙,给赵宝珠省了不少功夫。顾昭川和庄小雨估计饿了,看到面条做好了,纷纷表示要帮忙烧火煮面条。赵宝珠看向王梅香,眼神充满询问,没说话。两个孩子跟着她一起看向王梅香。
面对三双期待的眼神,王梅香根本没办法说出拒绝的话,“…不等明远和昭阳了,给他们留出面条,咱们先吃。”
庄小雨凭借年龄大,个子高,抢到了烧火工的位置。顾昭川扁扁嘴站在旁边没挪步。
煮面条很快,煮好的面条加点木耳菜,加入辣椒酱拌匀就可以吃。赵宝珠端着面问,“婆婆,小雨,昭川,你们想加什么酱?腊鸡油辣椒和青椒酱二选一。”
顾昭川选了腊鸡油辣椒,“我要吃肉。”
王梅香选了青椒酱。
庄小雨想选腊鸡油辣椒,但又不好意思,抿抿唇,小声说:“我也想要腊鸡油辣椒。”
赵宝珠给他们三个人加好对应的酱,给自己做了个双拼,每种酱加了一半。看得三人惊住了,想不到还有这样的操作。“这样味道会好吃吗?"王梅香很怀疑。
赵宝珠笑眯眯,“试试嘛。”
刚出锅的面条依旧泛着热气,再加入尚有余温的辣椒酱,两者一拌,独属于一风吹面的麦香味和椒香味交织在一起,光是闻香味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腊鸡油辣椒拌出来的面条裹满了红油,切的小块小块同样裹着红油的腊鸡块和花生米点缀其中,看着格外诱人。
全麦面条劲道光滑,裹着酱吃,一口下去,先尝到油辣椒独有的香辣味,接着是煎得香香脆脆的腊鸡块,最后吃上一粒花生米,香得很。连带着加在面里的木耳菜都变得香香辣辣,美味异常。青椒酱拌出来的面条又是另外一个颜色,青白相间,看着就很爽囗。青椒酱除了椒香外,还带着一丝丝的甜味,让面条变得格外鲜美爽口。赵宝珠拌的二合一,腊鸡油辣椒和青椒酱她放的恰到好处,两个口味完美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新口味。
她拌出来的面条,香辣十足,自带青椒的甜味和香味,最后再吃上腊鸡块和花生米,简直完美!
王梅香吃了第一口面条,就被面条的味道给惊到了。她没少吃一风吹面粉做的面条,通常面条一煮就碎,吃起来和吃面疙瘩没太大的区别。
赵宝珠揉出来的面条,煮了不会断,从锅里捞出来的面条是完整的一长条,吃起来还特别劲道。
劲道充满韧性的面条,裹上青椒酱,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了。四个人端着面,甚至都没去堂屋,坐在厨房三下五除二就把面条吃完了。顾昭川小小一个人,也吃了大半碗的面条,吃得肚子圆鼓鼓,圆到王梅香看着都有点害怕和心虚。
她忙找了家里之前别人送的消食药丸给他吃。庄小雨吃了满满一大碗的面条,吃得狂打嗝。于是,当顾昭阳看着时间差不多到家的时候,桌上空荡荡,厨房里他奶奶在洗碗。
顾昭阳不可置信,“奶,你们吃完了?”
“是啊,你等你爸吧,他还没回来,你们到时候一起吃。”顾昭阳不知道想到什么,脸上的表情越发气愤,气冲冲往外走,看到正在和小雨玩小石子的顾昭川,越想越气,直接一脚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