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
【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那年在这里,把她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他母亲又是痰症。”】
前年薛宝琴爹过世,前一年跟梅翰林家定亲,也就是说定亲四年了,还没过门。定亲过了一年薛宝琴的父亲过世,论理应该守孝三年,也许这个缘故,这三年也没再谈及嫁人的事情。
到了现在三年孝期已过,种种迹象表明梅家还没有来迎娶,于是薛家就有些着急了,正琢磨着这事呢,听说王熙凤的哥哥王仁要进京,于是也赶来了。说明跟梅翰林家没关系,梅翰林家要是去迎娶,就没必要赶着跟王仁一起进京了,更没有后话了。
【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随后带了妹子赶来。】
其实薛宝琴这套路,就跟薛宝钗想嫁进贾府,就自己跑来死守在人家门口一个路数。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很掉价。因为后文柳湘莲想退婚,就是觉得女家反赶着男家,也是令他犹豫的原因之一。
【路上忙忙的,就那样再三要定,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来,后悔不该留下那剑作定礼。】
薛姨妈为什么这么积极想促成薛宝琴嫁进梅翰林家呢?很明显,为了提高薛家的身价。贾政最看重的是书香门第的清贵之家,而薛家只是一个商贾之家,如果薛宝琴能嫁进梅翰林家,那就等于和书香门第联姻了,提高了薛家的门第。薛宝琴能嫁梅翰林,薛宝钗也能嫁贾宝玉。
所以说薛宝琴和薛蝌为什么来的,他们第一天到就说了,到了芦雪庵的时候,所谓贾母问薛宝琴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就是有意跟宝玉定亲,纯属是薛姨妈想定亲的事情想魔怔了,凡事都想往定亲上靠。
【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就是在拿她取笑。
因为第二天这个谎言就揭穿了,芦雪庵贾母问完薛宝琴八字第二天,在潇湘馆,薛宝琴说她有一个外国人做的诗。
【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
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那里去取来?”
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
黛玉笑拉宝琴道:“你别哄我们。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
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宝钗笑道:“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的。”
黛玉笑道:“若带了来,就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
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哪个里头呢!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
也就是薛宝琴把陪嫁的东西箱子笼子一大堆都拉来了,就是准备不嫁进梅翰林家誓不还的,连吃凉不管酸的林黛玉都知道。
薛蝌为嫁妹子,和王熙凤的哥哥王仁一起进京,在贾府住下,王熙凤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来的?
可见前一天凤姐完全就是在戏耍薛姨妈。
要知道关于金玉良缘,最着急的始终是薛家,为什么薛姨妈着急,这里面就牵涉一个后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薛宝钗的年龄。
我看了小说才知道,原来我竟被有些红学家们蒙骗了这么多年。
其实原作者关于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年龄,在书的一开始就交待的很清楚,但是就是有些人,一定要搅浑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能接受作者的设定。
书的一开始先说到林黛玉的年龄是五岁:
【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过了一年贾敏过世,林黛玉六岁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
这时贾雨村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年龄是七八岁。
【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
后来林黛玉在进荣国府时也说过:【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
所以这一年贾宝玉七八岁是对的。
贾雨村遇到冷子兴第二天,林如海就跟他说,让他和林黛玉一起去京都。定在出月,即下个月初二起身。
【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
然后林黛玉就启程去贾府了,路上不知道多少天,多不过月余,所以林黛玉进贾府时,年纪不超过七岁,贾宝玉不超过八岁。
林黛玉进荣国府第二天,王夫人就接到消息,说薛蟠打死人,想进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