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员密集,目标也大,一旦核反应堆出现任何一点点意外,那后果都是灾难性的,不堪设想。”
“其次,是技术成熟度的问题。”
“我们国家在大型舰用核反应堆方面,技术积累还不够深厚。”
“特别是小型化、高功率化方面,一直都是难以攻克的瓶颈。”
“目前我们最成熟的,还是潜艇上用的压水堆,但那玩意儿体积和重量都太大了,能量密度也不够,直接搬到追求高速机动性能的航空母舰上,不太合适。”
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专家也补充道:“是啊,更别提你小子心心念念的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这些新概念装备。”
“那可都是名副其实的“耗电大户’!”
“常规核反应堆输出的那点功率,怕是难以同时满足这么多高耗能设备的需求啊。”
陈星听着,连连点头,脸上依旧是那副认真学习的表情。
但他心里却活泛开了。
周老他们说的这些,都是基于目前龙国现有核技术的瓶颈。
但自己系统里的【可控核聚变链式反应组】,那可是领先当前时代至少五十年的黑科技!
直接把完整的图纸拿出来,确实太过惊世骇俗,解释起来也太费劲。
不过……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法子。
航母的核动力系统太复杂,研发周期也太长。
但自己之前解锁的那个“白帝之心”空天战机发动机,不也是核动力吗?
而且还是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驱动的!
飞机总比航母简单得多吧?技术验证也更快。
先把空天战机的核聚变发动机搞出来,不需要实物。
只需要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案和部分关键技术的验证。
然后再把这个“成果”通过某种合理的方式。
比如“学习周老先进经验后的灵感迸发”,交上去。
到时候就说是跟着周云涛周老学习这段时间,自己触类旁通,研究出来的!
这个借口,周老听了都得信!
毕竟自己天天泡在他这里请教各种问题,有目共睹嘛!
想到这里,陈星心里踏实了不少。
“核动力航母,任重而道远啊……”他故作感慨地叹了口气。
不过,要从系统里兑换一个小型试验反应堆出来,用于制备氚,这价格可不便宜。
他记得清清楚楚,一个最基础的小型化试验型号的反应堆,都要足足一千薪火值。
都快接近【氘氚制备方法】那张图纸价格的七八倍了。
“看来,薪火值还是不够花啊!”陈星暗自嘀咕。
接下来的几天,陈星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关于核动力和航母设计的知识。
他天天“泡”在周云涛的实验室里,或者海军装备所的资料室。
一有机会,就缠着周云涛问东问西。
“周老,核裂变反应堆的链式反应,是怎么实现精确控制的?”
“周老,中子慢化剂用石墨好还是重水好?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反应堆的屏蔽层一般都用什么材料?铅板要多厚才能有效隔绝辐射?”
“压水堆和沸水堆在结构上有什么主要区别?哪种更适合作为舰船动力?”
一开始,周云涛还饶有兴致地给他解答。
毕竟陈星问的问题,虽然基础,但也都在点子上,能看出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而且,年轻人好学,这是好事。
但这小子,越问越深,越问越偏。
问完了裂变堆,又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一些关于聚变反应的理论问题。
比如等离子体约束、惯性约束聚变、磁约束聚变的原理等等。
周云涛被问得头都大了。
他毕竟是搞舰船总体设计和常规动力系统的专家。
核物理和核工程方面,虽然有所涉猎,但并非他的主攻方向。
陈星问的很多前沿理论,他也只是一知半解。
这天,陈星又拿着一本《核反应堆工程基础》找到了周云涛。
“周老,关于这个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计算,我还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
周云涛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手中的图纸,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摆了摆手。
“停!停!停!”
“陈星,你小子,怎么突然对核物理、核工程这么感兴趣了?”
“我这点压箱底的老本,都快被你给掏空了!”
周云涛哭笑不得地看着陈星。
“术业有专攻,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我主要研究的是舰船总体设计和常规动力系统,核动力这块,我也只是了解个大概,属于“知道分子’,不是“专业人士’。”
陈星嘿嘿一笑,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
“周老,这不是跟着您学习嘛,想多了解一些不同领域的前沿科技,开阔开阔眼界。”
“万一哪天灵感来了,说不定就能融会贯通,搞出点新东西呢?”
周云涛看着他那一脸认真,求知若渴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
这小子,精力也太旺盛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