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银行一向合规经营,这调查是不是有些误会……” 赵承平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打断道:“是不是误会,查过便知。请你们立刻提供相关业务资料。” 那经理见赵承平态度强硬,只好无奈地答应。
回到警局,赵承平顾不上休息,立刻和队员们一头扎进那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中。他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满了各种合同、报表和交易记录。每翻开一份文件,他的眉头就皱得更深一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可疑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他发现,近年来,这家银行的确为多名官员家属办理了海外资产托管业务。这些业务的操作手法高度相似,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赵承平的手指轻轻划过那些文件,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忧虑。每一个签字、每一个数字似乎都在诉说着背后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些业务无一例外地都通过复杂的离岸架构进行掩饰。
赵承平找来金融领域的专家帮忙分析,专家指着那些复杂的架构图,眉头紧锁地解释道:
“赵队,你看,他们通过在不同的离岸金融中心设立空壳公司,层层嵌套,资金在这些公司之间来回流转,就像是迷宫一样,很难追踪到资金的真正来源和去向。
这明显是在故意隐藏资产的真实所有者,逃避监管。”
尽管赵承平挖掘出了诸多指向高育良的线索,可随着调查的深入,一股挫败感却如阴霾般在他心头渐渐弥漫开来。
桌上,那些关于外资银行资产托管、科技公司异常资金流向以及疗养院访客的资料被整理得整整齐齐,然而每一份都像是拼图的碎片,看似有关联,却始终难以拼凑出一幅完整清晰的画面。
那些为官员家属办理的海外资产托管业务,虽然操作手法高度相似且透着可疑,但每一笔交易都通过复杂的离岸架构被小心翼翼地包装,资金在不同空壳公司间流转的路径被刻意模糊,难以确凿地证明与高育良存在直接关联。科技公司频繁向境外支付的 “专利使用费”,收款方虽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可背后操控者的身份如同被层层黑纱遮挡,难觅真容。而在疗养院与高育良会面的外资银行总裁,其交谈内容更是无从知晓,一切都像是隔着一层磨砂玻璃,隐隐约约却看不真切。
赵承平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不甘心,多年来在反腐一线摸爬滚打,什么样的顽固对手都遇到过,可这次高育良的手段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每一个环节都被高育良及其团伙精心切割,像是精心布置的防御工事,每一处都看似脆弱却又坚不可摧,让他们的调查处处碰壁,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给高育良定罪。
“难道真的拿他没办法了?” 赵承平低声自语,声音里透着不甘和愤怒。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墙上那张写满线索和人物关系的白板,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灵感。
突然,他的眼神定在了 “内部突破口” 这几个字上,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啊,既然从外部难以突破,那为何不尝试从内部寻找能撕开这层黑幕的人呢?
在决心从内部寻找突破口之后,赵承平带领专案组的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如同嗅觉敏锐的猎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真相的角落。而财务主管,这个在之前调查中进入他们视线的关键人物,自然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
赵承平深知,财务主管很可能掌握着高育良团伙腐败的关键证据,他的每一笔资金往来都有可能是解开谜团的重要线索。然而,财务主管的部分银行流水涉及到国际业务,国内的调查权限有限,想要获取完整的信息,必须借助国际协作的力量。
赵承平迅速向上级汇报了情况,申请开展国际协作调查。上级对这个案件高度重视,很快就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取得了联系。在经过一系列繁琐而艰难的沟通、协调和审批流程后,国际协作的调查通道终于被打通。
那些日子里,赵承平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他不断地与国内外的调查人员沟通,详细了解调查的进展情况。每一次电话,他都听得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信息。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始终坚定而执着,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他。
终于,在国际协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赵承平拿到了财务主管的完整银行流水。当那份厚厚的文件摆在他面前时,他的手微微颤抖,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小心翼翼地翻开文件,目光迅速扫过每一行数据,试图从中找到那个关键的线索。
随着翻阅的深入,赵承平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在众多的交易记录中,一笔来自香港的巨额汇款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这笔汇款的金额之大,远远超出了财务主管正常的收入水平。他的心跳陡然加快,手指紧紧地按住那一行记录,仿佛生怕它会溜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承平仔细查看汇款人的署名,一个陌生的公司名称映入眼帘。他立刻安排手下的同事对这个公司进行调查。
同事们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商业数据库、企业注册信息等,展开了全面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