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猜不猜的出是什么> 第319章 未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9章 未成功(2 / 3)

,进行一场危险而深奥的 博弈。

战琦走到观察窗前,望着外面那片似乎永恒不变的死寂坟场。他的手中,仿佛握着一根刚刚点燃的、微弱却异常灼热的火把。火把的另一端,连接着足以焚毁一切,也可能照亮一切的原始火焰。

他们是火种的守护者,也是试图驯服这毁灭之火的……驯火者。

前路依旧黑暗,但他们已经看到了黑暗中跃动的火焰。

而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火焰彻底失控吞噬自己之前,学会如何与之共舞,并从中汲取照亮前路的光明。

“准备下一次‘对话’。”战琦转过身,眼神坚定,“这一次,我们不再祈求,而是……请教。”

“请教”的策略被确定下来,但执行起来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与“织网者之梭”进行“学术交流”,意味着他们需要站在一个足以与之对等的“知识层面”上。这并非仅仅是编译一条精密的指令,更是对整个团队知识储备和认知层次的终极考验。

战琦再次将自己沉浸入“信息奇点”的浩瀚信息海洋中。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搜寻对抗“深渊”的武器蓝图,而是如同一个饥渴的学者,疯狂汲取着其中关于宇宙诞生、维度演化、规则弦理论、意识海拓扑结构等最为 foundational(基础)也最为深奥的知识。来自七百三十一个文明的智慧结晶,尤其是那些专注于理论研究和哲学思辨的文明遗产,成为了他构建“对话”资格的核心材料。

雷克和索恩舰长则负责将团队中所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临时的“规则语言学与逻辑学小组”,由蕾娜牵头。他们的任务是协助战琦,将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符合“深渊”网络内部逻辑表达习惯的“语言”,并设计出既能获取信息、又不会暴露己方虚弱本质的“问题”。

这个过程持续了数日。期间,他们进行了无数次模拟推演,设想了“织网者之梭”可能给出的各种回答,以及如何在不暴露自身认知局限的情况下,进行后续的“追问”或“转移话题”。

最终,他们筛选出了三个相对“安全”且可能获取关键信息的“问题”:

1 关于规则熵增的边界条件查询:以探讨宇宙宏观规则稳定性的学术口吻,询问在特定高能环境下,规则“混沌”倾向的膨胀是否存在理论上的极限或自我调节机制。这实际上是在迂回地探究“深渊”力量扩张的潜在弱点。

2 关于跨文明信息载体兼容性的技术咨询:伪装成一个致力于文明遗产保存的“古老存在”,询问不同规则体系下的文明信息,在被“归档”或“优化”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保留其原始特征与逻辑自洽性。这旨在获取“织网者之梭”处理被吞噬文明信息的具体流程和潜在漏洞。

3 关于局部规则场“惰性化”现象的数据请求:直接引用之前“初愈”协议作用后产生的、小范围规则惰性化数据(经过伪装),请求“织网者之梭”提供类似现象的历史记录或理论解释,试图了解“深渊”网络对这种“抵抗”或“净化”力量的认知和应对策略。

这三个问题,都披着学术探讨或技术交流的外衣,尽可能降低了攻击性,却又直指“深渊”运作的核心机制。

准备就绪后,“坚韧号”再次承载着使命,悄无声息地潜入“破碎螺旋”核心区边缘。这一次,他们选择了一个更远、更隐蔽的发射坐标,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暴露的风险。

战琦依旧在隔离舱内,通过加密阵列,将第一个关于“规则熵增边界条件”的问题,伴随着卡珊德拉的印记,发送了出去。

信息流没入黑暗。

等待……依旧是令人焦灼的等待。

这一次,“织网者之梭”的反应速度似乎快了一些。大约十五秒后,那股冰冷的意志再次被触动。

没有立刻回答。

战琦能清晰地感知到,一股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扫描”波动,如同无形的触须,掠过他们所在的空域,似乎在更加仔细地审视这个频频发出“学术咨询”的“未知存在”。这股扫描持续了将近一分钟,让舰桥内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毛骨悚然。

终于,扫描停止。

一段结构极其复杂、蕴含着海量数学模型和逻辑推导过程的信息流,被“织网者之梭”反馈回来!它不是简单的答案,更像是一篇严谨的 学术论文摘要!

战琦立刻引导“信息奇点”进行接收和初步解析。

解析结果令人震惊!

“织网者之梭”承认了规则“混沌”倾向膨胀存在理论极限,但其给出的极限值远超人类文明的想象,并且指出,达到极限前引发的“规则相变”足以湮灭现有宇宙的所有宏观结构。它甚至附带了一个极其简略的、关于利用“混沌”本身进行 “规则重启” 的恐怖猜想——这似乎暗示了“深渊”的终极目的并非单纯的毁灭,而是一种极端、残酷的 “宇宙格式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一个问题,就触及了令人战栗的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