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粮食交税时在路上被人抢,后来就变成了衙门里的师爷带着衙差到大一点的村子来收粮,收完后再征用村里的牛车送往城里。
今年要交税的粮食已被林老头在分家时扣留,各房不用再出粮,但大几百斤粮食,兄弟几个都得去帮忙,三房又成了交粮的主力,人最多嘛。村头平时挺空旷的那片地,今日一大早就挤满了粮食和人。林家挺麻利,可到了村头时,已经挤不进去了。真的是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因为附近的三个村子都在此处交粮,这会坝子上满满当当,里面的人想赶紧交了粮食走,防着外面的人挤进去,外面的人又想赶紧挤到衙差跟前交粮。家家都有事,交不好粮食,就走不了。
谁都想先交,弄得吵吵闹闹,时不时就有人开骂。但碍于衙门的人在,又不愿意给这些官家人落下坏印象,众人都是骂上几句就闭嘴。还有好多人遇上了亲戚,嫁出来的姑娘,平时难得回娘家,今日碰上了娘家人,难免要聊上几句。整个坝子嗡嗡响,都是人的说话声。林振文难得见到这种盛况,也摇着一把扇子到了村头。他一身文人气质,众人看向他的眼神又近又畏,还有不少羡慕之色。他那独特的气质,很快被里面的衙差给注意到了。对于衙门而言,收税粮算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要收粮食的地方太多,衙门的人手完全不够用。其中就有衙差跑来找林振文,问他是不是读过书,得知他是衙门记录在册的童生时,立即请他帮忙记账。听完衙差的话,林振文心下颇为意外,面上却一派镇定:“既是帮朝廷分忧,林某当仁不让,还请小哥前面带路。”众人看到林振文被衙差客客气气对待,挤得满满当当的坝子在二人靠近时瞬间分开了一条路。
太风光了。
林振文感受着众人看过来的羡慕目光,脚下都轻飘飘的。因为林振文被请去帮忙,林家的粮食可以先交,林老头脸都笑烂了,还故作镇定地谦虚:“哎呀呀,不好占这个便宜,等一等也没什么,大家都在等呢。”话是这么说,招呼儿子搬粮食的动作却一点不慢。林老婆子哈哈大笑,口中掉了的几颗牙槽被人看得清清楚楚……平时她都刻意不大笑,不让外人看见来着。此时完全顾不上了。林振德没有嫉妒兄长被衙门看重,只高兴一会儿交了粮食今天还来得及进山。
因为林振文是记账的,林家的粮食并没有如往年一样被查粮的管事挑别……什么不够干燥,粮食太瘪,里面的灰太多云云。但凡被挑了毛病,要么自己带回家去晒一晒,再用簸箕筛一遍,要么就只能老老实实扣粮。
比如交一百斤的粮食,交个一百一十斤才算完。粮食差到一定程度,多交都不行,必须要带回家重新晒过筛过。
这也是方才众人不敢大声吵闹的缘由,粮食能不能行,全由查粮的管事说了算,要是他说不行,就得带回家重新筛过。筛过还不行,只能再筛一遍。
若被刻意为难,能把人折腾疯了,几天都忙得团团转,夜里还睡不着。不交粮税,一开始会被罚粮,罚多少由衙门说了算,若是不交齐罚粮,家里人就会被抓到大牢里去。
谁敢进大牢啊?
进过大牢的还有好人?
除了被抓进大牢,家里的地还会被强行收走。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被收走了,一家子没得吃,只能变成山民流民,到哪都要被人撵。
今年林家交粮最省心,查粮的管事只是象征性的拿着一根竹筒子在麻袋的头尾和中间各扎一个洞,抠出粮食在手上看了看就点头,前后不过一刻钟,家里的粮食就上称称好,林老头怕折腾,还多带了三十斤,往常这些粮食就会变成护粮……就是粮食品相不足,三十斤拿来补称。说白了,多交的这三十斤,就是给师爷和衙差们的辛苦费。今年的三十斤却舀了出来。
林老婆子拎着那小半袋粮食往人群外退,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落下过。离开了人群往家走时,她还对着全家说教。
“你们总说我偏心你们大哥,看看!读书就是有用啊,你大哥今儿给咱家挣足了面子,整个槐树村……不,附近这十里八乡的,能被请去给衙门帮忙的有几个?”
她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林振兴也觉得有面子,跟着附和。
林振德没吭声,何氏带着儿女们落在了后头,实在不想看婆婆的得意。听着前面母子俩有说有笑,何氏气道:“这面子是举全家之力才挣来的,如今只成了你大伯的功劳,如果不是咱们全家辛辛苦苦种地供养他,他也就是个庄稼汉。有什么了不起的?”
她就是嫉妒了,但说的也是实话。
却有人从后面匆匆跑来,听到脚步声,几人下意识回头,林麦花只是往边上让了让。
“麦花妹妹?”
来人是赵东石,他乐呵呵问:“你们粮食交完了,今天上山吗?”林青武点头:“上!”
“那就一起。"赵东石带着篓子,篓子里有菜刀和他的弓箭。何氏眼眸一转:“今天全家一起上山,青树媳妇,你想不想出去走走?”孙氏开山后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带孩子做饭,比起去林子里的人要轻松些,但她也想要出门:“云平和云花没人看…”但凡云平再大一点,都可以让他照顾妹妹。何氏已经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