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五十四章
一处府邸内。
“世子殿下,有书信到。”一佩刀侍卫飞速进了一间兵器库,对着上头站着的人躬手,呈上一封书信。
赵肃扔了手上的剑,一旁侍卫连忙接住。他拿起那封信,这一看便知道是谁人送过来的,便拆了开,一目十行扫下去,一会儿就看完了。赵肃凝起眉峰,吩咐:“叫段羽过来。”
“是。"很快一人出去。
约莫一盏茶功夫,段羽过来了,“世子有什么吩咐?”赵肃点了点桌面上摊开的信件,段羽才走过去看了一眼,“刘大医的信?”见赵肃没说什么,拿起来看完,立刻知道主子要他做的是什么事,“属下立马去调查。”
赵肃又道了一声:“使人备车马,我要去一趟魏家镇。”“世子殿下亲自去?"段羽犹疑了一会儿,问了出来。毕竟他们这边的事情正行进到了关键时期,听说王爷已经离开了永州,在来利州的路上,不在此之前将上陵拿下,后面大概率会生变故。外面那些人都以为他们世子殿下要拿上陵是为同仁百川,李妙贞争利州的统领权利,是为着继承禹王手中的军权,所以挑起矛盾借机动武,只有他们这些心腹之人才知道,世子一心全然在定州,要让定州不缺粮不缺物,不被朝廷掣肘,上陵这一段非拿下不可,控住上陵,便可以以利州为定州腹地,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持和供应。
赵肃没说话,只是挥了挥手。
段羽便闭了嘴出去了,转头让人套车套马。算了,也不必多说,他们世子什么时候耽误过正事。
当夜,赵肃一队车马,乘着月色出发,往魏家镇而去。当时是,苏灵璧还分毫不知。
给那些人开了药之后,第二日,刘匡海就说他们去要北山林看看。苏灵璧一抬头,就知道刘匡海这是做下了决定,了然,既然要探寻原因,这事必然是要戳开了,也不知道里头的真相会是什么,又有几分危险?但苏灵璧半点也不奇怪刘匡海会做这个选择,因该说是早就由此预料,所以很淡定。学医之人便是又要铁石心肠,又不能铁石心肠,且有一条,他们对自己没明白的东西一定会追究、深究。
他俩不必言明,互相看一眼就知道想什么,两个衙差大哥和阿元都是糊里糊涂的,不过好在都只跟着听话,不多问。说了要去北山林,两个差役,一个去套马车,一个去问这地方的具体路线,要怎么走。
刘匡海和苏灵璧与里长说了声,说了他们要四处去看看,没有特意提什么,里长也是点点头,叫他们好好逛。
于是,一行人吃过早饭就出发了。
马车不紧不慢,行驶了半个小时,到了北山林。魏家镇那些人说的北山林,单是指那片山,群山环抱,一眼望不尽头,郁郁葱葱,树林茂密,有森森然遮天蔽日之感。苏灵璧放眼看过去,忖度良久,说:“这竞乃是私人之地?”刘匡海确实没什么感想,道:“你是见的少了,还不知道世上有多少这样的地方,都是豪门世家圈的过去,连官府都管不了的。“更别说有一些官府,都是在门阀世家的庇佑之下,竟别说去管了,他在那一地做官,尚且还要维护高门的利益,出了一点动静,头一个他们先就要报上去。北山林里的东西都是从南阳码头运出去,而南阳码头距此也是半个时辰的路,不过是步行脚程,赶车就要快上一些。就这会儿,几人停在这里说话的功夫,就见路上,有一队人,拖着四五辆板车走过去了。
阿元扒在窗户上瞧着说:“这些就是在里头做工的人吧。”苏灵璧道:“我们就跟着后头走。”
两个差役点点头,摇了一下缰绳,马儿就扬起蹄子,哒哒走了起来。走到约摸半程的时候,看见路边有一个茶铺子,不少的人在里头歇脚喝茶水,看那穿衣打扮模样,许多都是从北山林过来的短工,一部分是过路的游人旅人。
苏灵璧预备回来的时候再去看一下,这会儿径直就往南阳码头去了。车上,苏灵璧问:“这南阳码头能通到哪里?”刘匡海以前走过不少次水路,想了想说:“内河码头,又在这里,能到利州府,到了利州码头就能乘大船去严州,永州。”路上说着话,不觉间,到了地方,耳朵远远地就听见阵阵的嘈杂喧闹人声。苏灵璧伸手探开窗户,看过去,乌泱乌泱的人群,各色各样车摊人马,挑着担子,抬着轿子,箩筐满地,云烟缭绕。只见围绕着码头周遭,隔着十字的路,建了一排一排的房子,算是用作铺面和客舍,每一处旁边都有人。
摆摊的不算,也尤以食肆茶铺等吃食店最多,食物的香传出来,总有人出来进去,又或者是经过,却被香味吸引,买几样再走的。苏灵璧不自觉叹道:“这里竞然这般热闹。”刘匡海倒是不觉稀奇:“你没来过码头,有空去看看利州码头,京都码头,那才叫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有时候都挤得没处下脚。”下车前,阿元从包裹里掏出一块纱巾,对苏灵璧说:“观主你带上这个罢,码头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也有些都没规矩得很,欺负人的,别叫他们冲撞了你。”
这话显然是经验之谈。
苏灵璧闻言一笑,从善如流接了过来,戴在耳朵上系上,“多谢阿元。阿远嘿嘿嘿笑两声,“这没有什么,我应该做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