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君?
啊,许久不见,今日还真巧,怎么来这旮旯狩猎了呢?人是屁股决定脑袋,兽是强弱决定地盘,她呆的林子可没有填饱它肚子的猎物,来这干嘛,纯粹散步吗?
偏她想错了,山君一不狩猎二不散步,而是特意来找她的。就见一头猛虎拨开林木走来,仰头在树间搜寻一阵,未果,它只闻到了一点蛇味。
没办法,它只好用庞大的身躯将树一棵棵蹭过去,直到其中一棵突然挂下一条蛇来。
“嗷呜。”
山君发出不含威胁,甚至还带点“计谋得逞"的吼声,稍后在树下蹲坐,冲着小蛇再三叫唤着。
它今日没带虎崽,不知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难事,需要向她求助。可听这声音也没有焦急的意味,看它动作更不急躁,那么它来是为什么呢?只能说,帮忙的事有一就有二,慕少微沉思了会儿,见山君无半分敌意,终是从树上爬下来,谨慎地缩进落叶堆里。山君并不在意她的小动作,见她下来就施施然起身,放慢脚步往林中走去,边走还边回头看她,虎尾轻甩,似乎在示意她跟上。跟上?
也罢,她都下来了,也不差这一段路,姑且看看它要带她去哪儿。于是,一虎一蛇行于林间,穿过溪流,跨过石山,走过荆棘,迈过沼泽,林子是越走越深,路子是越进越偏。
夕阳快下山了,山君的脚步却仍未停下。
她想了想,若是山君想吃蛇,它早动手了,何必这么大费周章?既然它没有害她之心,那她何不往前一步,搭一搭山君这“坐骑”呢?一一再这么走下去她的肚皮要磨破了!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抵达它想去的地方!
一不做二不休,她胆大地往前一够,直接够上了山君的虎尾,总算缓过了跋山涉水的疲惫。
谁知山君尾巴一勾,也不给她准备的时间,干脆利落地撒开四肢朝前奔去。狂风刮过蛇身,差点把她掀飞,她赶紧缠住虎尾,一时被颠得七上八下,五脏六腑都快移位。
好吧,难怪灵虎是战宠而不是坐骑,想来御兽宗老祖已经尝过屁股开花的滋味了。这谁受得了啊,连剑修都快被颠吐了!也不知跑了多久,伴着山君的一声虎啸,它在一片森冷肃杀之地停了下来。虎尾放下,小蛇滑落,慕少微瘫在地上蠕动许久,才总算积蓄起翻身的力气。
她摇头晃脑起身,借着日落昏黄的光看去,只一眼便愣在原地,蛇身僵住暂不敢动。
活见鬼,山君带她来的地方不是别处,而是“虎墓”。顾名思义,这是历代山君的埋骨之处,它们总会在临死前寻到这里,与曾经的山君长眠一处,同大山融为一体。
她看到腐朽的虎皮,看到风干的虎骨,看到断齿与裂纹,也看到空洞虎目仿佛燃起了鬼火,向她诉说着生前的荣光。虎墓譬如王陵,虎尸譬如王侯,当她与这群山野之王相对时,好似有一股共鸣隔着生死传来,像是梦回万剑肃杀的剑冢一般。也是,白虎主金,主杀,虎墓如何不算是剑冢?在这里死去的每一位山君都是一柄无主的仙剑,当她一个剑修迈入此地时,它们在透过她的皮囊注视她的道心,而她也在透过它们的尸骸注视它们的锋芒。
原来,这是剑与剑修的共鸣……
山君没有停留,只用虎尾把她扫向虎墓,而后转身离去,毫无等她的意思。所以,它来找她,是为了把她带到这里?
这里有什么吗?
抱着一丝好奇,慕少微游进了虎墓之中,她穿过一头头山君庞大的遗骸,像是过手了一把把饱经风霜的宝剑。
但她万万没想到,就像剑冢中埋着神剑,虎墓中也埋着重宝。她只是循着一丝灵光游入寸草不生的萧杀之地,却发现此处竞堆着一捧虎魄……虎魄?一捧!足有十二块之多!
什么!
外面抢破头的东西,虎墓堆了十二块,这是真的吗?她的蛇眼不会是瞎了吧?
可她没瞎,虎墓是真,虎魄也是真。山君带她来此,不过是想把虎魄给她,毕竟虎魄对它没什么用,但它似乎知道这在外面是个好东西。灵宝来得太突然,她不知该作何反应。可她明白,准备好的山洞是回不去了,如果她不想放弃虎魄,就必须在虎墓过冬。不难选不是么?
灵宝难得,她爬进虎魄之中。
忽然,她莫名想到了“大能扔虎魄"的片段。其实扔在哪里后文并无记叙,但眼下看来,她已经找到她扔虎魄的地方了。是这里,在凤鸣山。
十二块虎魄譬如十二把神剑,修士使得,人使得,蛇自然也使得。既然虎魄可以拿来炼丹,就说明它有药性,也算是吃食的一种。她才不管蛇能不能吃,总之她定会与它们“好好相处",争取把它们全化在自己的骨血里。虎墓肃杀,应当不会有兽来,她可以在此冬眠。但为了不把自己冻死,她还是扯来一张虎皮盖上,做了一个最不安全的蛇窝。而后,她眼一闭心一横,不成功便成仁,钻入其中就开始吐纳修炼,提前进入了漫长的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