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以后我可以去学堂读书了。”
之前蒙学堂不收女学生,她只能去墙角偷听夫子讲学,听不了多少还要被崔腾他们放狗追。
现在好了,开办了女子学堂之后,她就能正大光明去学堂念书了,不会再被人指着鼻子说不收女子。
房寻双眼睛看不见,但是听到周围人议论也都知道了郑清容为女子开恩科办学堂的事,心下高兴,她摸着房灵笙的头道:“那你可要好好读书,将来回报陛下。”
“我会的娘。“房灵笙重重点头。
当初是陛下帮她收拾了崔腾这个恶人,也是陛下帮了娘和她,她还欠着陛下恩情。
正愁不知道要怎么答谢陛下,既然从今往后女子也能读书科考了,那她就这样回报陛下吧。
而在另一边的淮南道扬州,当初摇着拨浪鼓上前问郑清容女孩子也能读书科举考功名的小女孩站在张贴出来的告示前,好奇地踮脚张望。郑清容当日离开扬州时说她好好读书,将来金榜题名就可以去京城见到她了,她有听进去。
即使学堂不收女孩子,但她当初跟着郑清容读过几本书,后面也买了一些她这个年纪能读懂的书来学习,也算是能认字,纵然现在年纪还小,读书识字不在话下。
有人看到她,跟她打招呼:“支英也来看告示,给我们大家读一读怎么样?”
都是同一个地方的,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也都认识,像让小孩子表演背首诗表演读个书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支英点点头,当真看着告示上的内容,一字一顿读了起来,声音清脆朗朗,字正腔圆,很有读书人的样子。
读完一遍,支英捂嘴惊喜道:“时姐……大人…陛下当初说的是真的,我们也可以科举考功名了!”
她一连换了好几个称呼,语气仍然不减激动。谁想到一年前的一句话,一年后真的实现了。陛下好厉害,她也要和陛下一样厉害!
“陛下万岁!"支英学着大人们的口吻欢呼,随后欢天喜地地跑走了,一边跑还一边喊,“阿娘,我要去女子学堂读书,我要考功名,我要去京城见陛下!”她跑得欢快,语气也欢快。
周围人倒也没有因为她是孩子就笑话她,反而觉得她这番话很是有雄心壮志。
毕竟去京城的话那就是会试了,是举人,而要见陛下,就是殿试了,届时扬州还会再出一个状元吗?
在柳问和宰雁玉打理开恩科,权伊和权倩为办学堂忙碌的时候,荀科向郑清容请辞了。
“相爷确定要走?"郑清容问他。
荀科颔首:“陛下如今已能独当一面,何须臣这个顾命大臣?臣已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此生无憾了。”
想做的事?
郑清容轻笑了一声,这是指认定她是太子的这件事吗?她和祁未极两个人都不是太子,他后面咬定她是太子,这算是骗了全天下。因为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才要走?
似乎看出她在想什么,荀科解释道:“不是因为陛下,只是在官场浮沉了大半生,也想去外面看看了。”
他这前半生从地方走到京城,一路拼搏官至宰相,也算是够本了。现在万事落定,他想跳出官海,过一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郑清容嗯了一声:“相爷既然做了决定,那便去吧。”荀科跟她道谢,临走前郑重对她施了一礼。他要走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朝野上下对于他要离开朝堂的事都很意外。他可是先帝临终前亲指的顾命大臣,现在殿下登基为帝了,他这个顾命大臣不是最该留下来的吗?怎么还突然请辞了?“不会像当年的侯相一样,也去当个教书先生,也养个孩子吧?“有人大胆猜测。
这养个孩子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之前真假太子的事曝了出来后,侯微从中做了什么大家也都知道。
眼下荀科突然请辞,将来不会也带着一个和陛下一样年纪的人回朝吧?到时候别又旧事重演。
“不当教书先生,当农夫,去种地。"荀科道。众人不料会在背后说人坏话的时候遇到正主,一个个面色难看,喊了一声相爷后又觉得不该再这样称呼了,毕竞他已经辞去了官职了。就如眼下这般,大家伙都看见他脱去了宰相的红色官袍,换上了寻常衣物,还带上了包袱,像是准备走了。
荀科也没有因为被人说小话就生气,说了自己请辞离开的原因:“听闻陛下种菜种得极好,我也想去试试。”
种菜?
将军卸甲归田,宰相也要挂冠归去吗?
荀科也没多逗留,解释了那几句后就带上包袱走了。背影轻松快意,倒真像是要去归隐田园的架势。路上有官员跟他道别,他一边道谢一边让官员们好好辅佐郑清容,语重心长句句肺腑,不仅是把郑清容当做君主看待,更像是把郑清容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好歹他也是在京城当了好些年官的人,又是宰相,任职期间大事不出错,小事不马虎,政绩不少,相送的人也多。
有人看到关御医也在其中,便随口问:“当日姜立为什么抓你去做证啊?我记得当初太后娘娘生产不是你负责的吧。”既然不是他负责,认太子这件事怎么还找他去了?“就因为我无意间撞破了祁未极不是太子的事呗。“关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