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帝一臣> 她生在民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她生在民间(4 / 4)

郑清容暖床之外还能做什么?庄王是在为他儿子谋前程,今日那局棋就是证明。虽然他和庄王关系是好,但自家孙儿的前途面前,关系再好也可以暂时不好。

他们老符家必须抢在前头。

见他半天不说话,符彦有些摸不着头脑:“爷爷你说句话呀,我床都给搬出去了,那我今晚睡哪儿?”

“睡睡睡,还想着睡呢,再晚一步,哪还有你的位置?"定远侯点着他的额头,“给我睡宫里去。”

符彦被他戳得头疼,捂着头跳开:“睡宫里做什么?爷爷你今天怎么神神叨叨的?该不会是病了吧,病了就看大夫,我让人去请御医。”说罢,他还真打算去叫人。

“你这是咒我呢还是骂我呢?"定远侯抬脚就要踹他,“你…笨死了,一点儿没有我们老符家的智慧。”

符彦:“?”

他爷爷刚刚是在骂他吗?怎么老符家的智慧都说出来了?他们老符家有智慧吗?有钱还差不多。

定远侯看见他那傻样就心烦,都多大了,还傻里傻气的:“等殿下登基,你赶紧给我滚进宫去,少在我眼前烦我。”对于定远侯府挂出来的东西,人们倒也不挑,只要是跟太子殿下有关的都照单全收,一边看还一边有人讲述荆条是用来做什么的,汗血宝马又是为什么骑的,场景再现,就像是亲眼所见一般。

这种崇拜风气一出现,不仅是郑清容碰过的东西,住过的杏花天胡同,就连郑清容当初去过的苍湖和南山也被类似的说法给占据了。这两处地方本就并称京城双景,平日哪怕没怎么宣传都引得不少人前来观赏,如今打着她的名头,慕名而来的人更多了,头碰头肩抵肩几乎无从下脚,哪怕过了花期也都人挤人地围着来看,就因为郑清容曾经来过。后面不只是京城,淮南道扬州,岭南道潘州茂名县、江南西道抚州临川县、山南东道忠州丰都县、剑南道益州蜀县、陇右道庭州也都发生了类似的事,把郑清容曾经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都摆了出来,大肆宣扬,说书人一连讲了好几天,口水都讲干了,喉咙也讲冒烟了,每次讲都能得到不少打赏,各地争相放招,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围观,更是带动了当地不少经济。最后甚至还衍生出“和太子殿下一起走东瞿"的玩法来,把郑清容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按照时间先后排了序,一一去体会去感受,和太子殿下重走东瞿。消息传到宫里,官员们也不知道该不该出手干预。事关太子殿下,更是事关将来的东瞿君王,哪里是能随便议论随便摆弄的?若是不干涉任其发展,最后只怕不成体统。可是百姓们好像也没做错什么,干预了反倒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殿下才回到京城,才回到那个位置,过度震慑也不太好。就在官员们为此烦恼的时候,宫里给了指示。柳问表示:“她生在民间,长在民间,更是一直在民间做事,民间有她的传说不是很正常吗?没有她的传说才是有问题。”宰雁玉也道:“她自小就和百姓打成一片,百姓们喜欢她,钦佩她,想要离她近一些又不是什么坏事,何须干涉?”两个人一个是皇后,即将是太后,一个是太傅,即将是帝师,她们两个都发话了,自然也就没人再对这件事有别的异议。说到底也是这么个理,从民间走出来的太子,和东瞿子民鱼水相戚,自然是不能和生长在皇宫里的太子一样看待的。是以就算京城有人打着郑清容的名号给自己的茶铺酒楼添生意,或者领着人参观杏花天胡同赚小费,抑或是各地方打着郑清容的名号说演传唱她的故事,朝廷也没有派人前去阻止。

这不加阻碍,一传十十传百的,郑清容的名声更加响亮,东瞿也更加热闹。热闹之中,郑清容登基的日子也被选定。

七月二十三,她的生辰日。

中匀君主贺竞人、南疆双王柳致和庄怀砚、北厉可汗独孤赢皆送来贺礼,恭贺东瞿新帝登基。

西凉虽然此前就已经被攻下,但因为还未选定人前去管理,新的西凉单于并未在其中,也就没有来自西凉的贺礼。

为了彰显与东瞿的友好关系,贺竞人把当初挂到皇城的与民同乐图重新装裱了一番,亲提"与瞿同好”四字。

这又是与民同乐,又是与瞿同好,意思不言而喻。柳闻也把郑清容后来给她画的那一幅与民同乐图裱好了挂到了正门,供北厉来往所有人观赏,也是给那些暗地里不安分的人一个警告。是夜,五星连珠,奇观显现。

司天监公凌柳观星而卜,得出卦象。

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